12年新高!台鐵今年行車事故異常619件 準董座:公司化首年降2成

▲▼台鐵,火車,台鐵北返,台鐵人潮。(圖/台鐵提供)

▲台鐵今年1月到10月行車事故和異常高達619件。(示意圖/台鐵提供)

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2021年太魯閣號事故奪49條人命,要求台鐵改革聲浪高漲,讓推20多年無果的台鐵公司化,將在明年元旦跨出歷史性一步,不過公司化前夕,台鐵今年1到10月行車事故和異常619件,反創12年新高,除外力入侵事故外,6成為車輛和運轉設備故障。台鐵公司首任董座杜微宣示,公司化首年行車事故、異常將降低2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鐵自普悠瑪號出軌、太魯閣號事故後,不斷推動安全改革,更將明年元旦組織變革轉型國營公司,被視為台鐵改革邁歷史性一大步,不過根據統計,台鐵今(112)1月到10月行車事故和異常有619件,造成22死、7傷,619件不但是民國101年以來同期新高,相比去(111)年同期1月到10月540起,增加了79件,多了近15%,也比發生太魯閣號事故110年的1月到10月582件多,增加了6%。

根據分析,今年1至10月619件行車事故或行車異常事件中,約有6成為車輛和運轉保安設施等故障,為最大宗,而其他造成22死、7傷事故都是民眾或外力入侵事件,包括9件平交道事故有4死3傷、15件月台跳軌共12死3傷,以及7件入侵路線共6死1傷,死傷事件非歸責台鐵責任。

9月連2起出軌事件 前交長:如何改善社會觀瞻

今年9月台鐵更發生2起出軌事件,包括9月14日蘇澳新站因抽換道岔作業,工程維修車疏於注意轉轍器開通方向,導致擠岔後出軌,所幸無影響正線行車;9月21日凌晨時段維修工程車於楊梅站未確認道岔開通方向,以推進方式前進,導致載運石砸車第1軸車輪落下出軌,經搶修後路線恢復雙線行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圖/記者李姿慧攝)

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受訪時表示,這些事故或異常事件不管多或少、處理是否更有效率,台鐵要正視乘客的感受,有些嚴重事件令人擔心如何改善社會觀瞻,社會大眾最在意的,第一就是人命,第二是出軌,列車出軌即便未在正線,哪怕在調車場,也會影響列車發車,後方列車可能也受影響導致誤點,即便沒出人命,仍要考慮顧客感受。

台鐵局末代局長、也是台鐵公司化後首任董事長杜微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專訪說明,今年1到10月或甚至到11月重大事故為0,一般事故也下降6%,至於故障或行車異常事件增加,絕大部分為車輛和設備老舊導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行車異常不減反增 首任董座曝3原因:禁隱匿不報

針對公司化前夕,台鐵致力安全改革,行車異常件數卻不減反增,杜微坦言,今年故障事件比較多,有一部分是因為車輛和設備老舊,這部分會加速汰換,努力強化老舊車輛和設備維修;但還有一大原因是因為行車事故和異常算法今年改變了,以前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故障,不列入異常事件,今年起他要求要將ATP異常算入故障;此外,為建立安全文化,以前可能有異常隱瞞未報,今年起要求都不能隱匿,必須通報,這也是整體異常事件變多的原因之一。

▲末代台鐵局長、首任台灣鐵路公司董事長杜微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專訪。(圖/記者李毓康攝)

杜微強調,台鐵明年公司化後將會大幅改善,旅客因為台鐵行車運轉問題發生死傷的重大事故將保持0紀錄外,一般事故和異常事件明年都要降低2成,除推動設備和老車汰換外,包括加強車輛維修或運轉保安裝置維修訓練,此外過往有些設備要等到用到壞掉才更換,他認為這部分不要省,該汰換的就全面汰換,明年將持續更換老舊設備。

此外,台鐵也指出,為進一步降低人車入侵台鐵路線的死傷事故,台鐵正全面改善路線環境、加裝圍籬避免人員入侵、開放1933專線電話等,防止事故發生,並利用車站跑馬燈列車LCD網路及電視託播等,宣導民眾愛惜生命、遵守交通安全規則。

設安全管理委員會 外部專家監督台鐵安全

不僅是汰換老舊設備、降低人車入侵台鐵路線,台鐵公司化後組織也將強化安全體系,杜微表示,台鐵公司未來不能遇到一個事故檢討改善了事,將站在預防性和風險管理角度,在董事會層級成立安全管理委員會,由外部專家學者組成,包括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對公司管理系統規劃、檢討效能。

另外台鐵局現行系統不健全,運輸安全執行系統採臨時任務編組,杜微指出,未來公司成立後,將成立安全處,有正式編制人員,且直屬總經理管理,考核相關單位,安全管理系統也要落實到基層,未來全台四個分區營運處將會設置安全科,這些基層就會變成安全系統的手腳,未來也將推動5年安全計劃,將外部監督團體意見納入安全系統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