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條款》提醒世人 吳若權給學生一封信:兩極化是台灣日常

▲《帝王條款》畫作。(圖/翻攝自臉書)

▲東興國中學生以一幅《帝王條款》畫作,奪得全國美術比賽特優獎,引發網路兩極論戰。(圖/翻攝自臉書)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東興國中學生以一幅《帝王條款》畫作,奪得全國美術比賽特優獎,被網紅Cheap砲轟是醜化行人。對此,作家吳若權勉勵學生,他明白畫作是針對少部分自以為是的行人,但所有人都生活在許多不同意見的環境,這是人生常態,當兩極化已成台灣日常,他也感謝畫作再次提醒世人「互相尊重」的重要性,期盼少年轉化負面意見,成就更好的自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若權表示,他能感受到這位學生此刻內心可能有的壓力,儘管他並非美術專家,但他還是被這幅作品強烈吸引,理解要傳達的理念是「彼此尊重」。他提到,自己經常要扶持老母親過馬路,遇到秒數較短的路口,心裡難免慌張,但基於彼此的善意和信任,他們總是能幸運地獲得駕駛們的體諒。

基於上述這些經驗,吳若權說,他看到這幅作品不會對號入座,也不會誤以為畫中「帝王之姿」的表現方式是一種對行人的嘲諷,他充分明白,畫中暗喻的是少部分行人自以為是的傲慢態度,因為他不只一次看到好手好腳的人在過馬路時悠閒散步、滑手機,但根據交通事件紀錄,確實也有行人正常走路被撞倒。

吳若權指出,漫畫屬於藝術創作,每個人都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心理狀態做出不同角度的解讀,「誠如你這幅得獎畫作的精神,就是『互相尊重』」,這是台灣社會邁向開放多元過程中,最寶貴、也最值得珍惜的特質,所以他想真心謝謝這位學生,這幅畫觸發的正反兩極討論,再度提醒世人「互相尊重」的重要性。

吳若權鼓勵學生,「你是一位很有創作能量的青少年,未來也可能是一位非常優秀傑出的藝術家。」不過,他也提醒少年,即便未來沒有走上創作之路,還是要知道「我們生活在許多不意見的環境,有人會像我一樣支持你、也可能有不理解的人會反對你。這是人生的常態,未來也是一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指出,台灣大部分媒體習慣以對立衝突的意見,刺激收視率、點閱率。兩極化的意見表述,可能成為民眾學習模仿的溝通方式,甚至是一種日常,「我們第一時間所能做的,並不是堅持自己是對的、也不用指正別人是錯的,而是學著放下情緒,傾聽不同立場的意見,理解他們說的內容、辨識他們的動機,留下可以幫助自己成長的意見,讓所有的惡意成為過去。」

吳若權認為,學校在社群平台致歉,並不代表你有任何錯誤。「有時候,我們真誠地行禮如儀的道歉,既可以讓理性失控的人心裡好過一點,也默默展現自己的內涵與風度。」為此,他特別分享《謝謝你的指教》書中提到的一句話「我們生活在各界批評指教的汪洋大海之中」。

吳若權表示,書中有提到,無論得獎還是被批評,我們都無法控制他人最初給予的評量,但我們有能力控制自己對它的反應,「你給自己的第二次評分,會比別人給你的第一次評量更重要許多。」

儘管他明白,對一位還在成長的青少年來說,要控制自己對批評的反應絕不容易,畢竟連他年紀這麼大,也還在學習,但也正因為如此,他能感同身受,並共勉「轉化負面意見,成就更好的自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若權建議,可以試著感謝批評你的人,畢竟能讓作品登上全台灣傳統媒體與自媒體版面,也是一次難得的經驗,「衷心希望可以繼續看到你的繪畫,也能看到你在創作中展現人性的幽默、與堅韌的勇氣。」

▼作家吳若權撰文勉勵學生,「轉化負面意見,成就更好的自己」。(圖/翻攝自臉書/吳若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