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鈴弒父影帝也旁聽 母替子淚灑法庭求輕判12/15宣判

▲▼病兒啞鈴弒父稱遭「附身」 老母淚求治病北院首准「暫行安置」。(圖/記者劉昌松攝)

▲新北市鍾姓男子(淺色上衣)涉持啞鈴弒父,聲稱遭「魔神仔附身」。(資料照/記者劉昌松攝)

記者黃哲民/台北報導

台北地院審理鍾姓男子啞鈴弒父案,因屬素人國民法官參審精障患者殺人全國首例,新科金馬影帝吳慷仁疑為新戲曾專程旁聽,本案檢辯雙方都認同鍾男行兇時的精神狀態具有減刑事由,但爭論犯罪動機究竟是「父子積怨」或「魔神仔附身」,全案歷經4天密集審理,今(12日)辯論終結,檢方求刑12年到16年並於刑前至少監護3年,律師主張應於刑前監護5年但求處8年徒刑,合議庭訂於本周五(15日)上午10點宣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41歲的鍾男到案一度被羈押在看守所,今年(2023年)5月起訴移審北院後,法官採用《刑事訴訟法》去年新增的「暫行安置」措施,安排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鍾男全天住院治療取代收押至今,他在辯論終結前的最後陳述,有如背稿似地重複「殺父非我本意」、他很Shock自己犯下這麼嚴重的錯誤,他想持咒念佛迴向父親祈求原諒,希望早日出獄陪伴母親「直到生命終結」。

鍾母在本案身兼被告兒子的輔佐人與被害丈夫的家屬雙重身分,4天審理全程在場,把握每次發言機會不停為兒子求情,今更直言丈夫走了,「我全心就在兒子身上」,她哽咽求法官們網開一面,「我年歲已大,希望能為兒子規劃下半輩子的生活」,她贊同兒子服刑前先監護治療,認為監所的治療效果不好,盼兒出獄後能有社會資源協助持續就醫,「我會帶他接觸人群、回饋社會」。

本案鍾男(41歲)和父親(78歲)都罹患思覺失調症,父子倆長期在家無法工作,經濟重擔全由69歲的鍾母當清潔工一肩扛起。今年1月18日傍晚5點多,鍾男回到新店區住處和父親爭吵後,涉持4公斤重的啞鈴狠敲父親頭破血流、倒地不起,鍾男打電話跟母親說:「父親跌倒了!」

鍾母當晚7點多趕回家,驚見老伴躺在血泊中已無氣息,趕緊報案,警消到場時,鍾父已明顯死亡。鍾男承認弒父但頻呼父親是「撒旦」、「趁他命、要他命」等語,檢方起訴鍾男涉犯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嫌,移審成為北院第2件國民法官參審個案,鍾男和母親聲請別讓「路人參審」、由職業法官審理就好,但被駁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院從本月(12月)7日起密集審理本案,也是國民法官參審新制今年施行以來,素人法官須請假參審超過3天且跨周審理的少見狀況。本案參審的10位素人國民法官包括3男3女共6位正選,與1男3女共4位備位,發問次數與火力毫不遜色於3位職業法官,不僅反覆詰問鍾男與父親互動、服藥狀況、行兇後心情,也輪番向作證的醫師與鑑定人確認注射精神科的「長效針」是否仍會發病、發病時能否理性思考,如何判斷行兇時是否處於急性發作,以及治療能否恢復正常生活。

▲新科金馬影帝吳慷仁(左2)也專程旁聽啞鈴弒父案首日審理。(圖/記者黃哲民攝)

首日開庭時,甫獲今年第60屆金馬獎影帝的吳慷仁便裝低調全程旁聽,被媒體詢問是否為籌備新戲而來尋求靈感,他婉拒受訪,頻搖手說「不能多說什麼,就是多認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案公訴檢察官與辯護律師團都認同鍾男行兇時受病情影響,辨識與控制能力顯著下降、具有法定減刑事由,但檢辯爭論鍾男犯罪動機,檢方主張鍾男因「父子積怨」產生恨意,且並非遭遇父親暴力被動反擊,而是趁父親看電視偷襲,且覺得揮拳打不痛所以改拿啞鈴痛砸,不顧父親高喊「不要再打了」仍不罷休,到案一再強調自身精神疾病只是想減刑。

辯護律師主張鍾男雖長期遭父親打罵責怪遊手好閒,還被父親不當撫摸下體,事發當天買錯午餐便當被父親怒丟垃圾桶、想出門「破處」又被父親攔阻,但鍾男始終「逆來順受、與人為善」,從無弒父念頭,從當天傍晚打電話請母親買「3個便當」回家可知,當下鍾男沒有殺意。

辯護律師認為,鍾男行兇動機來自妄想與幻聽,因此鍾男才會一直表示突然聽見莫名的咒語、被「魔神仔附身」,覺得父親是「撒旦化身」而痛下殺手,甚至想把父親敲成碎泥,經安置住院持續治療,鍾男病情穩定、精神狀態明顯好轉,也對犯下弒父的滔天大罪非常懺悔。

本案最重要的是該判刑多重,今天辯論時,檢方舉出9個與鍾男類似的弒親判決,量刑介於12年到18年,扣除否認犯罪、手段極端殘忍與犯後態度惡劣的個案,檢方建請合議庭判處鍾男12年到16年徒刑,並於服刑前監護治療至少3年,兼顧鍾男的治療,並以足夠的服刑矯治,在獄中還可學習一技之長,「希望以較大的手掌接住他(鍾男),能夠回歸社會安全網」。

辯護律師揶揄在獄中學摺蓮花、紙袋,哪能做為復歸社會的一技之長,鍾男是因為奇特妄想、怪異感知交錯糾結而犯案,應給鍾男妥善治療取代嚴刑,才能對症下藥,例如鍾男能連續4天出庭回答問題,就是耗費許多人力物力,才讓1個本來崩塌如碎片的人,有如堆磚塊搬重新穩固起來。

辯護律師因此建請合議庭判處鍾男8年徒刑即可,不寄望假釋或檢方聲請法院依監護治療效果免除鍾男全部或一部的徒刑,但鍾男刑前監護治療應5年,「如果能1次10年更好,只是法律不容許」。

檢方認為辯護律師繞了一圈,最後仍把鍾男弒父動機全推給思覺失調症,但檢方無意以重刑處罰鍾男,且刑罰不是終點,而是反省與認錯的起點,希望透過矯治,「當他(鍾男)再次出現,不會再是殺父的精神病患,而是誠心悔改、可自立更生,對家人與社會再無威脅,『一個嶄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