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費15.1億!桃園市肉品市場現代化屠宰場改建工程開工 

▲桃園市肉品市場現代化屠宰場改建工程開工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左三)出席桃園市肉品市場現代化屠宰場改建工程開工典禮。(圖/農業局提供)

記者楊淑媛/桃園報導

「桃園市肉品市場現代化屠宰場(冷鏈系統)改建工程」3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特地出席典禮表示,其時任桃園市長時,有感桃園市肉品市場已經46年,是北台灣重要的屠宰及拍賣市場,希望能夠更新,經費大約要12億,經極力爭取,獲得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支持。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改建工程以「半半施工」難度相當高。(圖/農業局提供)

更新經費來源,分別是中央補助9億、地方3億,後來因為成本關係有增加,第一期經費6.47億,農業部補助七成,市府二成,市農會一成,希望這個計劃順利完成,讓品質接軌國際屠宰場肉品衛生安全管制系統(HACCP),不僅保障國內消費者權益,也有助於未來外銷,冷凍冷藏也會讓國內庫存調節更好。未來農業部將繼續支持養豬產業,協助各地導入冷鏈及HACCP系統,帶領台灣養豬產業邁向高質化、環保化、品牌化。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本次改建工程深具挑戰,首先,因肉品市場在工程進行時仍要繼續運作,「半半施工」難度相當高,本案花費3年規劃,歷經兩任市長的努力;第二,工程經費龐大,總核定經費15.1億元,由農業部、市府、桃園市肉品市場以7:2:1之比例共同分擔,感謝中央、地方與在地業者三方共同協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副市長指出,在疫情期間因缺工、缺料等因素,本案經費增加將近3億,而張善政市長在今(112)年初同意增加預算補助,讓改建計畫順利往前推動,並由市府工務局代辦,預計工期3年,未來桃園市肉品市場具備完善的肉品冷鏈物流體系,將大幅提高桃園豬肉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王副市長說明,桃園市養豬業者有8成以上飼養黑毛豬,黑毛豬的飼養時間約9個月至1年,與一般白豬半年相比,時間較長,但黑毛豬的肉質較好、價格也較高;然而,受限於桃園市肉品市場營運40多年,設備老舊,無法有效落實清潔與污染動線分開、冷鏈保存等措施,導致雖鄰近桃園機場,但桃園豬肉卻無法外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副市長表示,經過農業部及養豬業者的努力之下,繼口蹄疫拔針,傳統豬瘟也在今(112)年7月拔針,台灣豬肉不再受到疫情困擾,可以邁開大步外銷國際,讓全世界知道台灣豬肉有多麼好吃。桃園肉品市場改建工程完工後,不只有助外銷,未來中部以北的消費者都能吃到桃園乾淨、好吃的豬肉。

包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常務次長暨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杜文珍、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署長邱垂章、立法委員鄭運鵬、市議員牛煦庭、張桂綿、錢龍、市府農業局長陳冠義、工務局總工程司曾清祥、蘆竹區長李岳壇、桃園市農會理事長暨桃園市肉品市場稽查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文政及各區農會代表等皆一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