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印度留學生救台灣高教!學者籲招1萬人「畢業後可留台工作」

▲▼學者方天賜認為,印度將是未來留學生大國,應簽署台印教育協議,提供國際建教合作專班。(圖/記者許敏溶攝)

▲學者方天賜(圖右)認為,印度是留學生大國,應簽署台印教育協議,提供國際建教合作專班。(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少子化導致國內生源不足,東南亞目前成為各大學主要目標。但學者方天賜今(29日)指出,擁有人口紅利的印度不只輸出移工,也是留學生大國,預估2025年將有150萬到200萬名留學生,故台灣應積極與印度簽署教育合作協議,透過國際建教合作專班,提供在合作機構中合法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的配套措施,不僅可解決生源,這些留學生若留台工作,將成為台灣發展的動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受到少子化衝擊,國內私立大學停招停辦消息頻傳,公私立大學也都面臨生源持續下探的困境,招收國際生可以彌補生源及緩解學校財政壓力,目前各大學都採取南進政策,鎖定東南亞的學生。但在今天由台灣教育智庫主辦「問問 2024 總統候選人:教育百年大計怎麼辦?」公民倡議活動中,學者建議台灣應鎖定印度。

清華大學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賜指出,近期因開放印度移工而在國內引起討論,讓國人注意到印度的人口紅利。事實上,印度不只輸出移工,也是留學生大國。根據統計,印度的留學生數從 2019年的100萬人,2025年將成長到150萬至200萬人。

印度為因應人口成長,方天賜表示,估計在2030年前需要增設1500所大專院校,可見印度國內大專教育供給失衡,學生必須出國留學,而台灣正好有這樣能量。相較於勞工協議,台灣與印度眼前更需要簽署的是教育合作協議。

方天賜建議,台印雙方若能建立適當的國際建教合作專班,讓印度學子來台就讀,並配套在合作機構中合法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對學校、產業、留學生而言是三贏局面。學生畢業後,較熟悉台灣生活文化,也能更快融入台灣社會中成為台灣發展的動力。故建議政府,與其引進10萬名印度移工,不如引進1萬名印度留學生。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