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026開徵碳關稅 歐辦處坦言:現無法預測收費價格

▲▼歐盟2026年開徵碳關稅,歐洲經貿辦事處坦言,現在無法預測費用多寡。(圖/記者許敏溶攝)

▲歐盟將從2026年開徵碳關稅,歐洲經貿辦事處坦言,現在無法預測費用多寡。(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因應歐盟2026年施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正式徵收碳關稅,台灣也將在2025年徵收碳費。歐洲經貿辦事處今(7日)坦言,現在無法預測碳關稅多寡,建議台灣設計碳費機制時,不應把歐盟當成唯一考量,也建議碳費徵收應採取有波動的彈性制度,這是比較理想作法,政府可把徵收費用拿到做排碳、除碳的相關投資,而不是把錢付給歐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應氣候危機,歐盟執委會在2019年公布《歐盟綠色新政》,期望在2030年減少55%溫室氣體排放。隨後在2021年提出12項相關措施,「CBAM」就是最重要一個機制,防止「碳洩漏」,也就是防止歐盟生產商轉移到其他碳排管理鬆散的國家製造生產,並鼓勵非歐盟國家生產商「綠化」生產流程,達到共同對抗氣候變遷。

為促進台灣各界對CBAM了解,歐洲經貿辦事處與環境部氣候變遷署今天共同舉行媒體餐敘。歐洲經貿辦事處組長楊藹羚與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共同參與。

楊藹羚首先說明,CBAM是根據「歐盟碳交易系統(ETS)」為基礎設計,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今年10月1日起逐步試行,到2025年底過渡期間,CBAM只適用於水泥、鋼鐵、鋁、肥料、氫、電力等六大高碳排產業,這段期間歐盟進口商只需繳交相關費用,不需繳交費用與購買憑證,相關資料只作為資料分析用途。

▲歐洲經貿辦事處表示,CBAM從2026年元旦起正式實施,在此之前為過渡期。(圖/記者許敏溶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CBAM從2026年元旦起正式實施,楊藹羚表示,歐盟進口商必須購買CBAM憑證,而憑證價格將根據歐盟ETS的平均拍賣價格來計價,非歐盟國家若在本國已經支付碳費,相應成本可以從CBAM中扣除。

外界好奇2026年起將收取CBAM金額多寡,楊藹羚坦言,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ETS價格每周都會變動,且計算相當複雜,現在無法預測費用。

因應CBAM,台灣也將在2025年徵收碳費,目前傳出每噸徵收300元。楊藹羚建議,台灣設計碳費機制時,不應把歐盟CBAM當成唯一考量,還要考慮美國或其他國家制度;若碳費徵收設計是考量ETS,彈性變動則是必要,因固定價格在碳價比較低時是有效,但碳價比較高就沒幫助,而且透過彈性作法,可以把錢留在台灣,讓政府做排碳、除碳的相關投資,否則反而把錢付給歐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