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揪吃飯!陸生見菜單「以為是義大利麵」 餐點上桌誤會大了

▲▼。(圖/翻攝自小紅書)

▲陸生發現意麵不是義大利麵。(圖/翻攝自小紅書)

記者朱祖儀/綜合報導

台灣和大陸有許多用語意思不一樣,一不小心就會搞錯。一名大陸女交換生就說,最近和朋友一起去吃飯,看到菜單上面有「意麵」,原本以為是義大利麵,結果端上桌才發現竟然和她所想的不一樣,當場哭笑不得,但也意外發現沒吃過的小吃,相當驚喜。文章曝光後掀起討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PO在小紅書發文表示,最近和朋友一起去小吃攤用餐,看到菜單上的「意麵」,以為是吃西餐的,因為義大利麵在大陸寫成「意大利面」會簡稱「意面」。未料餐點送上桌,她才發現自己誤會了,原來那是台灣的傳統意麵。不過她也意外品嘗到不同的台灣美食,大讚「這個麵條比較像泡麵,拌上醬汁和鴨肉一起超好吃!」

台灣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台灣都寫義麵或pasta,不會寫意麵」、「台灣的字面上是義大利麵」、「我們都說義大利麵,意麵就是照片的這個」、「超級不一樣,台灣通常不會把義大利麵簡稱為意麵耶!意麵就是意麵,最有名的是台南鹽水意麵,同樣的調料也能換成米粉、陽春麵、細麵」。

也有大陸網友指出,「台灣意麵是伊麵呀,不是義大利麵」、「我第一次點的時候也以為是義大利麵,上來後發現比義大利麵好吃」、「每次和朋友口頭上說『意麵』,總有歧義」、「這很像我們的廣東伊麵」。

事實上,台灣的意麵分成油炸和非由炸的麵體,油炸的常用於鍋燒意麵或鱔魚意麵,非油炸則有台南鹽水意麵和南投意麵等差異。而意麵的由來眾說紛紜,除了大陸網友指出的「來自伊麵」的說法之外,鹽水區公所介紹,其實是因為擀麵時,會發出「噫」的聲音,所以才稱為意麵;根據維基百科,也有一說是明鄭時期福州籍伙房兵引入,因此多稱為鹽水意麵、福州意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ETtoday學習雲開課啦!】

想成為百萬直播主彩妝師美拍達人
或想學習AI工具實戰課社交撩心術

步驟1:點選課程「立即結帳」
步驟2:輸入折扣碼「Miffy0202」,按使用折扣,即可享早鳥優惠再打9折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