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二代演員大放異彩 影響新劇場合作移民署成功演出

▲「影響.新劇場」,於21日及22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完成3場精彩演出,並首度從「混血兒」角度,帶領新住民二代演員透過「辦桌」表演形式,告訴觀眾「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影響.新劇場」,於21日及22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完成3場精彩演出,並首度從「混血兒」角度,帶領新住民二代演員透過「辦桌」表演形式,告訴觀眾「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已連續5年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傑出演藝團隊的「影響.新劇場」,於21日及22日在台南文化中心完成3場精彩演出,並首度從「混血兒」角度,帶領新住民二代演員透過「辦桌」表演形式,告訴觀眾「台灣新住民的故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台南市第一服務站也集結在地公益團體力量,邀請弱勢新住民家庭到場免費觀賞,目前就讀高三的越南新二代小蕙看完後感動落淚說出:「我是新二代,我驕傲!」

「影響.新劇場」導演呂毅新表示,本次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邀請進行「2023台南藝術節演出」,主題是台灣人既熟悉卻有點陌生的「混血兒」,為了讓大家看到台灣獨特的移民社會文化,劇團遴選具有越南、中國、菲律賓、日本及柬埔寨等國新住民二代身分的演員,以道地台灣味的「辦桌」形式呈現,並運用滿漢全席的概念,演繹來自不同國家新住民在台灣生活的故事,每段表演都象徵一道不同的異國佳餚,展現台灣移民社會獨一無二的風格與氣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新二代演員過去幾乎沒有舞台表演的經驗,但在歷經短短4個月的集訓後,每個人的演出都相當到位,也讓現場觀眾產生共鳴及認同。「因為他們就是在表演自己的故事!」導演提到,過去大家對於「混血」有很多想像,認為外來人口就是和我們不一樣的人,但實際上,台灣已經是個多元文化以及種族組成的社會,這些演員希望透過演繹自己的故事,傳達「大家都是台灣島民」的價值觀念。

越南新二代演員陳德民相當吸睛,雖然他的外表看起來就像是個標準的「混血兒」,但他其實也是個台味十足的「正港台灣人」,德民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媽媽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他不僅精通中文和越南語,也能夠以「輪轉」的台語交談,更曾以一首「毋願閣再等死」台語原創歌曲,獲得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南面而歌」計畫肯定。德民表示,過去用音樂方式唱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熱愛,現在與一群新住民二代夥伴「斜槓演出」,希望傳達台灣多元社會的價值。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支持這個有意義的活動,移民署台南市第一服務站除了在籌備過程中不斷與劇團合作,推薦優秀新住民受訪,也號召許多新住民進場觀看演出,並主動協助接洽在地公益團體,募集贊助票券,招待弱勢新住民家庭進場觀賞,主任林志鴻表示,未來將持續合作各類型民間單位團體,為新住民創造更多機會,持續在寶島台灣發光發熱,「影響.新劇場」導演呂毅新也要觀眾拭目以待,日後將持續深耕關懷新住民議題,也歡迎更多新住民二代加入劇團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