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活體生香」讓乾隆翻牌翻到掉漆 家族墓350年未被盜只因這習俗

▲喀什香妃園。(圖/記者魏有德攝)

▲清朝宮廷畫師郎世寧筆下的「香妃(容妃)」。(圖/記者魏有德攝)

記者魏有德/新疆喀什採訪報導

新疆喀什有一個「香妃園」景區,景區以「香妃」及其家族曾居住的故里為核心,現仍保存維族色彩的宮殿式家族墓地。這位傳說中「身懷異香」的香妃被清朝皇帝乾隆疼愛,甚至有「翻牌(臨幸)」翻到牌子都掉漆的誇張說法,而在歷史上,香妃確有其人,正是乾隆皇帝40多名后妃中,唯一的維族姑娘「容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乾隆皇帝出巡時都要將香妃帶在身邊。(圖/記者魏有德攝)

容妃被當時的回民中稱為「伊帕爾罕」,也就是「香妃」的意思,據傳她身上帶有獨特的沙棗香氣而得名。據了解,容妃深受乾隆皇帝寵愛,就連乾隆皇帝數次出巡時,都要將她帶在身邊。在香妃園中便塑造了一對乾隆與容妃的騎馬出巡雕像,雕像中的容妃甚至是以戎裝扮相,相當英挺俊美。

▲喀什香妃園內的香妃家族墓。(圖/記者魏有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香妃園內有出生、宴客至結婚的各種過程,透過香妃為主角,還原清代回民的生活文化和信仰。景區也透過維族樂曲和舞蹈,呈現傳統婚禮的熱鬧場景,還可以讓遊客沈浸式體驗,當一回新郎或新娘,嘗試融入維族文化。

▲香妃家族墓內的石棺。(圖/記者魏有德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香妃園的另一個重要文化資產便是已保存350年的家族墓穴,這座家族墓穴從外觀上看就如同一座帶有清真建築特色的宮殿,走進室內,大大小小的石棺排列擺放其中。擔任園區解說員的吐尼薩古麗表示,這座家墓穴共埋葬5代72人,由於地震的影響,目前在地面上看到的僅剩58具石棺,但在地底下的遺體仍保存完好。

▲解說員吐尼薩古麗(圖左)。(圖/記者魏有德攝)

吐尼薩古麗透露,這座家族墓350年來只剩到自然災害影響,並未受到盜賊侵擾盜掘,主因便是,「在維族的信仰中,錢財等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入葬的時候就是用白布包裹著遺體,沒有陪葬物,也就使得整座墓穴保持良好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