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高中本土語師資難覓 教育部推「直播共學」計畫

▲偏鄉高中本土語師資難覓,教育部推「直播共學」計畫。(圖/教育部提供)

▲偏鄉高中本土語師資難覓,教育部推「直播共學」計畫。(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除了確保本土語文及文化永續傳承,教育部從111學年起,將本土語文課程列為高中必修2學分,但考量偏鄉地區不易聘得師資,委託台北市立大學辦理「高級中等學校本土語文直播共學計畫」,解決師資招募與培訓問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直播共學計畫包括閩南語、閩東語、客語、原住民語,團隊在開學前協助師資招募與培訓,並媒合全國參與的學校,製作數位教材包及配送教材資源等提供師生運用,更協助各校進行環境及設備測試,確保師生遠距學習保持暢通。團隊也定期於課後與授課教師及校內協同教師討論上課情形,整理課堂中的相關問題,盡可能提供協助及問題的排除。

國教署說,以雲林縣私立福智高中為例,將客語採直播共學形式上課,授課老師以活潑教學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反饋熱烈,並創設LINE群組,除了繳交作業,學生還會於群組內分享自己生澀的客語錄音,讓老師能確實掌握學生學習狀況。授課老師表示,透過直播共學,除了學習客語外,也讓同學更加了解自己家鄉文化。

國立北斗家商一名宋姓學生選習恆春阿美語,該名學生原本就具備恆春阿美語中級認證,與直播共學老師溝通無礙,並配合授課老師的課程內容來協助其他同儕進行學習,藉此學習方式讓課堂更加生動活潑,也提升學生的學習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