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太空魔方」小兵立大功 成功解開地震前兆機制

▲▼中央大學劉正彥(左)和趙吉光(右)團隊,利用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太空魔方」,首次解開引發地震電離層前兆物理機制與電場之奧秘。(圖/中央大學提供)

▲中大劉正彥(左)和趙吉光(右)團隊,利用福衛五號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太空魔方」,首次解開引發地震電離層前兆物理機制與電場奧秘。(圖/中央大學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劉正彥教授團隊,利用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和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太空魔方」,成功觀測到伊朗和伊拉克地震電離層時間與空間異常前兆,以及電離層暴全球效應,解開引發地震電離層前兆物理機制與電場奧秘,成果刊載在新一期《地球物理學調查》國際頂尖期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正彥教授團隊統計研究1999至2016年18年間,兩伊地區53筆規模M5.5以上地震電離層異常特性,發現這些地震發生前6至14天,電離層全電子含量會顯著異常增加。團隊更發現,2017年11月12日發生規模M7.3兩伊地震,地震發生8到10天前,電離層全電子含量也顯著異常增加,十分吻合18年統計結果,而且這些異常增加會頻繁出現在該地震震央的小區域上空。

中大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電漿物理發電機原理,分析福衛五號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同時同地所量測的離子速度,發現引發M7.3地震電離層前兆,為0.26毫伏每米的向東電場。特別的是,全電子含量與福衛五號離子濃度具有相同變化趨勢,說明研究結果完全吻合電漿准電中性的物理特性。

劉正彥指出,這項重要成果,歸功於台灣首顆自主研發的光學遙測衛星「福衛五號」,以及中大自主研發的科學酬載-先進電離層探測儀(AIP)。光學遙測影像儀ORSI有如「千里眼」,而AIP像「順風耳」,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完成防災、減災、救災任務。AIP雖然重量僅佔福衛五號的1%,卻讓科學探索如虎添翼,也經過科學團隊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找到其物理機制,是歷史性的突破。

中大指出,這次研究團隊,除劉正彥外,還包括中大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趙吉光、統計研究所教授陳玉英、太空系主任張起維、太空研究中心張富淵與林其彥助理研究員,以及太空系文允晟博士生等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