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攜手國科會與各縣市 打造新世代自主閱讀競賽

▲臺師大擴大辦理全國性及國際性的「科普閱讀力大賽」。            。(圖/臺師大)

▲臺師大擴大辦理全國性及國際性的「科普閱讀力大賽」 。(圖/臺師大提供)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SmartReading團隊於108年至111年間,透過國科會補助,與全國各縣市單位合作,以獨家AI讀物難度分級技術,擴大辦理全國性及國際性的「科普閱讀力大賽」。「科普閱讀力大賽」連續辦理四屆,每屆競賽歷時半年。競賽期間,參賽學生使用「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藉由精細的中文閱讀能力診斷,將閱讀程度與讀物難度適配,透過測驗、選書、閱讀、讀後回饋四大功能,提高科學知識與學習成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閱讀除了被動接收書本中的知識外,也希望讀者能夠更積極主動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批判反思,且能夠將書中的知識將以活用,協助解決觀察到的問題。有鑑於此,台師大於112年開始,除持續科普閱讀力的活動,特別擴充「閱讀拉力賽」,以培養學生探究和批判,以及活用書本內容的能力。拉力賽(Rally)一詞源自於歐洲摩納哥與法國一帶的「蒙地卡羅拉力賽」(Monte Carlo Rally),最初為雙人一組,橫跨歐洲多國的賽車運動。「Rally」本身即有「團結、集合」的意涵。拉力賽由駕駛和副駕駛一起合力完成,從砂石山路到林間道路,從雪地到沙漠,這些道路類型對參賽者很有挑戰性,對參賽車輛的性能和可靠性的考驗,組員的合作默契也是比賽先馳得點的重要關鍵。

計畫主持人台師大宋曜廷表示,「科普閱讀力大賽」共有「前測、閱讀任務、後測」三階段。競賽組別以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一年級共分七個組別。本次擴大至海外辦理,參賽學校涵蓋香港及臺灣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花東等二十一縣市。本屆報名人數較上屆成長2倍,共525校數參加,本競賽累計達一萬二千餘人報名參賽。第四屆科普閱讀力大賽,採實體與線上兩種施測方式,於112年5月份圓滿完成賽事。

「閱讀拉力賽」延續科普閱讀力大賽之精神,讓學生透過參賽增強閱讀動機、提升自主閱讀的意願,引領高層次閱讀,培養全方位領域的閱讀理解與學習成就。閱讀拉力賽將108新課綱所推廣的探究式閱讀,以及國際閱讀素養所重視的創造性閱讀融入賽制中,並展現拉力賽車的精神,藉由兩位組員攜手合作,依據所閱讀的內容,建立自己的觀點、創造出符合現實生活的解決方案。「閱讀拉力賽.試辦賽」已於112年7月完成賽事,參賽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生,共有24個組別參賽,參賽學生把握暑期時間分組進行閱讀探究活動,今年的探究主題為「生活中的剩食及廚餘該如何處理?」,結合SDG 2消除飢餓、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所追求之目標,讓參賽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學習自己找答案,建立獨立思考和發展問題解決能力,進而實際解決真實生活中的問題,培養社會責任感。

今年擔任閱讀拉力賽評審的國家教育研究院陳茹玲老師表示,閱讀拉力賽能夠掌握參賽學生在閱讀與探究的歷程變化,且對於學生組織整合能力及發表能力的訓練具有實質的幫助。參賽組別在成果呈現上,除利用醜蔬果製作成果汁或實地到便利商店購買即期品,亦有參賽組別至吃到飽餐廳,選擇自己適量的餐點以減少食物浪費,極具趣味性與教育意涵。參賽學生將在閱讀拉力賽過程中所收穫的知識與成果,以積極的行動在生活中充分展現,實踐社會責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