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文博號首發!陸小芬重現電影場景 預告北市唯一「地表火車」

▲▼「藍皮文博號-文化走讀藍皮記憶」專列活動9/9-9/17,限定開行9天。(圖/記者林育綾攝)

▲「藍皮文博號」9/9-9/17期間限定開行9天,影后的陸小芬搭上首發列車,重現當年電影《看海的日子》經典場景。(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藍皮「解憂火車」首次開向宜蘭!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推出為期9天的「藍皮文博號-文化走讀藍皮記憶」專列活動,今(9)日從南港站開行首發列車,金馬獎影后的陸小芬一同搭乘,讓時空彷彿回到1983年電影《看海的日子》那班列車的場景。同時預告9/22起開跑的「2023臺灣文博會」,將在臺北機廠動態復駛一段柴油客車,將是北市區唯一可以「重新在地表上坐火車」的機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皮文博號-文化走讀藍皮記憶」專列活動9/9-9/17,限定開行9天,今(9/9)上午啟動首發車儀式。(圖/記者林育綾攝)

「藍皮文博號」專列將自9/9-9/17,限定開行9天,特別協請臺鐵局將原本運行於南迴線的藍皮解憂號車隊,首度移至北部開行,除了4輛懷舊車廂外,鐵博籌備處特別規劃1輛展覽車廂,呈現2023年文博會期間鐵博園區《流動的往事─景框內外的藍皮記憶》特展精華內容,藉以展示火車作為記憶與故事載體,在電影作品中體現鐵道文化。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藍皮解憂號車隊,首度移至北部開行,鐵博籌備處特別規劃1輛展覽車廂,呈現2023年文博會期間鐵博園區《流動的往事─景框內外的藍皮記憶》特展精華內容。(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長史哲提到,鐵道幾乎是很多的代名詞,是離別、是思念,是相逢、是所有故事的發生地,也融合各地的文化。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也說,火車是貼近地表行行駛的交通工具,讓人搭乘時也有心境開闊的感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影后陸小芬一同搭乘,重現當年的電影場景。(圖/記者林育綾攝)

首發車活動還邀請歌手許景淳,以清亮婉約的歌聲演唱鐵路民謠「丟丟銅仔」,為專列揭開序幕;還特別邀請以電影《看海的日子》榮獲金馬獎影后的陸小芬一同搭乘,在列車上分享心中的藍皮火車記憶,彷彿將時空帶回到1983年電影裡的那班列車上,再現女主角白梅坐在火車上,遙望窗外開闊海景,與遠方龜山島的經典畫面。

▲▼影后陸小芬一同搭乘,重現當年的電影場景。(圖/記者林育綾攝)

「藍皮文博號」專列行程每日分為上、下午班次,上午班次由南港站出發,中途停靠猴硐及大里站,至宜蘭站結束;下午班次自宜蘭站出發,中途停靠頭城及瑞芳站,至南港站結束。

途中除了介紹明年即將通車滿百年的宜蘭線,並特別安排列車在石城站到大里站之間以時速40公里慢速行駛,讓乘客透過藍皮客車特有的上升窗,一覽太平洋湛藍海景,感受海風徐徐吹拂的慢遊樂趣。

▲「藍皮文博號」可透過特有的大片上升窗,感受自然風和美景。(圖/記者林育綾攝)

▲▼「藍皮文博號」特別安排列車在石城站到大里站之間,以時速40公里慢速行駛,讓乘客透過特有的上升窗,一覽太平洋湛藍海景。(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中途停靠的猴硐站和頭城站,則安排車站週邊的街區文史走讀行程,並搭配特別推出的「鐵博特色便當」期待與民眾一起創造專屬的藍皮鐵道記憶。

▲▼「藍皮文博號-文化走讀藍皮記憶」中途停靠猴硐站和頭城站。(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也預告,接下來在文博會活動期間,鐵博園區內將推出修復完成的「DR2303號柴油客車限定試乘體驗」活動,實踐「活的鐵道博物館」理念。

史哲說明,這個在臺北機廠的動態復駛,雖然可能只有一小段,約距離550公尺,卻有重大的意義,因為這是在北市區唯一可以「重新在地表上坐火車」的機會。隨著現代化,現在臺北市區的地表已經沒有火車了,那10天是唯一的機會,真實呈現臺灣的「活的鐵道博物館」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