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民調趨勢一致 日學者點「關鍵8月」:4年前決戰在此大勢底定

▲▼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合成圖/記者陳家豪攝、翻攝賴清德臉書、記者湯興漢攝)

▲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合成圖/記者陳家豪攝、翻攝賴清德臉書、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TVBS民意調查中心》日前公佈總統大選最新民調,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37%,民眾黨柯文哲28%,國民黨侯友宜22%。對此,多次精準預言大選結果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8月中,各家民調趨勢均呈現賴上升、柯下滑、侯反彈有限,而4年前總統大選就是在8月的決戰中底定了大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笠原欣幸分析,TVBS的獨門民調方法為,將調查樣本設為市內電話和手機各佔一半,且僅針對回答「會去投票」的受訪者詢問其支持對象。在6月的調查中,柯文哲躍居首位為其重要特點,因此8月的民調也備受關注。民調結果顯示,與美麗島、台灣民意基金會和菱傳媒的民調結果相似,均呈現賴清德上升、柯文哲下滑,而侯友宜反彈有限的趨勢。各大民調機構的一致趨勢極具意義。

對於民調數據,小笠原欣幸指出,雖然普遍認為柯文哲的支持者中男性較多,但這次的民調顯示支持柯文哲的男性為36%、女性為21%,相距高達15個百分點。相對於7月的9個百分點,雖然男性對柯文哲的支持率與之前相近(37%→36%),但女性的支持率從28%大幅下降到21%。這意味著女性支持者的流失可能是柯文哲支持率下滑的主要原因。

對於國民黨支持率不振,小笠原欣幸表示,在7月和8月的政黨支持率中,民進黨從26%上升到28%,國民黨從25%下滑到21%,民眾黨則維持在16%。這可能是在郭台銘因素下,部分國民黨的地方政治人物轉而支持郭台銘,甚至退黨。這導致國民黨的整體支持率受到影響。整體而言,從3月起郭台銘持續讓國民黨難以整合。

小笠原欣幸也指出,賴清德在台灣各地的支持度都呈現上升。特別是在民進黨的優勢選區雲林、嘉義和台南地區,賴清德鞏固支持基礎顯著提升(8月達到52%)。在以往民進黨較為弱勢的桃園、新竹和苗栗地區,賴清德也獲得了不錯的支持率(38%)。與此相較,侯友宜在國民黨本來較強的桃竹苗地區的支持率未能凝聚既有支持(19%),必須加以補強。此外中南部的支持率也停滯不前。

小笠原欣幸表示,柯文哲雖然被認為在北部的都會區有較高的支持,但他在中部的台中、彰化、南投地區(29%),以及南部的高雄、屏東、澎湖地區(31%)也有不俗表現。儘管柯文哲的整體支持率有所滑落,但他在非都會區依然有著廣泛的支持基礎。

小笠原欣幸直言,在這次民調中,TVBS還針對三個個別的議題進行了調查。對於賴清德的訪美行程,有37%的人表示滿意,20%的人表示不滿意,44%的人沒有意見。雖然相對於其他民調,TVBS的「沒意見」答案較多,但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賴清德的訪美行程對他有所加分。

民調也詢問了中國近期暗示要中止ECFA優惠的意向。回答中,有29%的人表示「擔心」,46%表示「不擔心」,25%沒意見。小笠原欣幸解釋,在「不擔心」的背後,可能隱含著對中國連經濟協議都予以政治化的不滿,這與賴清德當前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相符。

小笠原欣幸表示,對賴清德不利的因素是長期受到爭議的核四問題。蔡政府已經擬定了2025年非核家園的目標。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47%的人「贊成」重啟核四,「反對」則為32%。由於2021年12月的公投中,多數人反對重啟核四,台灣對非核家園的民意可能出現了變動。這可能與再生能源的替代能力仍然不足,以及對穩定供電和擔憂電價上漲有所關聯。

小笠原欣幸直言,4年前夏季的選戰中,原本領先的韓國瑜被蔡英文後來居上。從7月開始,蔡英文在各項民調中皆呈現領先,到8月的TVBS民調公布後,所有民調都顯示蔡英文領先。也就是說,4年前在8月的決戰中底定了大勢。

小笠原欣幸表示,這次8月的支持率也有了顯著的變動,並以TVBS民調作為收尾,讓人感受到某種象徵意義。 然而,這只是反映了8月的情況,要說大勢已定仍為時過早。中國的干預會產生何種影響將是極大的變數。若是賴清德最後真能當選,在回顧時雖然可說8月的決戰決定了最終勝負,但目前並不能輕易斷言,仍然需要持續觀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