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找台博士「年薪上不封頂!」 兩岸青年湧入海青節人才服務站

▲ 2023海青節人才職缺服務站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福州報導

福州人才服務驛站8日到10日在海青營地啟用,三天內已經為1400名來榕兩岸台青提供職業測評等諮詢服務。現場也提供5千多個工作機會,其中博碩士崗位約500多個。為了找尋台灣專業人才,廈門醫學院和廈門理工學院最高年薪「上不封頂」,福州理工開出年薪百萬人民幣的優渥條件。台灣頂尖大學的小義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時說,大陸薪水確實比台灣好很多,許多工作單位開出的條件,確實讓人心動,最後真正的媒合還是得看面試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十一屆海青節向台青發佈5000多個工作機會,年薪均在10萬人民幣以上,換算45萬台幣。職缺涵蓋教育、醫療衛生、科技、金融等各領域,包含大陸國企、大學、醫院、台企和優質私企等,博碩士崗位約500多個。

記者採訪時也注意,現場發布職缺主打延攬大學教師、專業背景人外,條件也有一定門檻,比如大學科研人才一律要求博士學歷,大多偏向AI資訊科技、軟件開發、醫療護理等類別,年薪給的很阿莎力。

廈門醫學院和廈門理工學院最高年薪「上不封頂」,福州理工尋找5名大學老師,開出年薪百萬(單位:人民幣,同下)的優渥條件,其他大學平均年薪條件也有20多萬到50萬上下。

疫情之後兩岸學子工作難找,大陸有職缺機會也讓台青心動,來自台灣頂尖學府的小義是「首來族」,經過性向、職能測驗和初步詢問,大陸升遷制度很快,讓他印象深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義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時表示,「如果是博士學歷,我會考慮來大陸當老師,參訪陽光學院時,對方表示只要入職就能直聘副教授,但在台灣至少要2、3年才能當副教授,平均8年才有正教授職稱,大陸給的薪水確實比台灣好許多,選擇機會也很多。」

是否想來大陸發展?小義表示,「還是傾向留在台灣工作,因為熟悉也知根知底。」但未來不排斥到大陸多交流,走走看看,因為對岸的城市發展真的很不錯。

▲台青情侶檔決定攜手扎根大陸。(圖/記者任以芳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職缺服務不只針對應屆畢業生,在職台青也可以申請找工作。來自文大國術系的黃雅各是原住名泰雅族,已經畢業十多年,之前在台灣做健身教練,閒餘時間玩音樂,這次趁疫情結束後,想來大陸找工作扎根,經過諮詢後,他發現有不錯培訓音樂老師職缺,希望有機會來面試。

他受訪時分享,「台灣從事各類表演藝術環境不穩定,但是來大陸商業演出一場有2萬人民幣(換算9萬台幣),機會也比較多,因為省份太多。」

黃雅各的女友潘伃歆也是原住民,擁有賽夏族和布農族血統,工作專業是護理背景,擁有英語、義大利文雙語背景。這次跟男友來大陸一起發展,主要看好未來大陸銀髮族商機,至於護理人員薪水也高於台灣1、2成左右,他們都想為人生尋找第二種發展的可能性。

▲廈門招攬台灣教師人才,最高年薪上不封頂 。(圖/記者任以芳攝)

另一名就讀大陸中山大學醫學系的台生林同學,早就下定在大陸發展的目標。他指出,「初步諮詢時寫薪資條件,我寫4萬台幣,但對方說太低了,實際還是面試才知道薪資水平,因為每個人談的條件不同。」

林同學表示,大陸醫療體系起步比台灣慢,許多資源也側重大城市醫院,但是國際研討交流的機會真的非常多,眼界很廣,快速吸收國際新知,反而台灣一年舉行的國際研討會非常少。

各省優惠政策也是林同學考慮之一,福建推出人才公寓,兩房一廳的月租大概換算5千塊台幣,對於扎根異鄉遊子來說,省下許多生活預算。

據了解,職能服務諮詢,3天時間吸引上千名兩岸青年來諮詢,現場有8位專業解說員,提供有意創業、就學的台青學子政策諮詢、崗位匹配、職業能力測評、研學活動展示等求職全流程服務,開通24小時人才服務熱線13696801111。

▼ 2023海青節開出5千個人才職缺 。(圖/記者任以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