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書店才知道有超過1200可花!青年一輩子可領「7次文化幣」

▲▼文化部今日舉辦「享讀福爾摩沙-全國創新書市」獲選單位共識營營暨起跑宣示。(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推動「享讀福爾摩沙-全國創新書市」號召全國數百間書店、出版社、藝文團隊串連,連續10個月舉行以閱讀為核心的藝文市集。(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文化部為振興藝文產業,推出成年禮金1200點文化幣,今年18-21歲符合資格青年都能領取,其中在獨立書店還加碼2點多1點,等於2元可花到3元。而今(31)日有書店業者表示,其實很多青年還不知道自己有1200可以領,甚至不知道書店有加碼,發現後回去PO在社群,才讓全班都知道。文化號召數百間書店、出版社、藝文團隊串連,將於7月起連續10個月,接力舉辦百場以上「書市」藝文市集,讓大眾走進書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化部以結市的概念,推動創新書市活動,以「享讀福爾摩沙」為主軸,共有數百間書店、出版社、藝文團隊,自7月起的連續10個月,接力在全台舉行上百場以閱讀為核心的藝文市集、近千場閱讀及藝文推廣活動,邀大眾跟著書店的腳步,漫遊台灣享受閱讀。

▲文化部長史哲提到,文化幣未來將常態化在16~22歲青年發放,藝文業必須思考如何長期及永續經營16歲~22歲的族群。(圖/記者林育綾攝)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這次的文化幣成年禮金,特別在獨立書店加碼,也就是2點加送1點,到目前為止看起來,整個成果績效比藝FUN券好,而這樣的加碼不只是為了支持獨立書店而已,其實是希望能夠在每個地方,大家能夠自然產生文化的聚落和據點,而獨立書店其實就是當地的文化據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從數據來看,文化幣的消費的金額中,獨立書店很穩定的地佔據約10分之1,而日前也公布文化幣成年禮金將「常態化」實施,擴大到16至22歲,因此未來青年可以說「一生可以用7次文化幣」,那麼如何長期及永續經營16歲~22歲的族群,也會是未來整個獨立書店、出版圖書業必須思考的事。

▲文化部號召推動「享讀福爾摩沙-全國創新書市」,邀請獲選單位參與共識營,同時也進行起跑宣示。(圖/記者林育綾攝)

邊譜書店負責人、獨立書店文化協會理事長廖英良分享,其實很多年輕人還不知道有「文化幣」可以用,常常是他們經過書店門口,看到海報時好奇走進,才知道甚至有加碼2點送1點。他請託上門的青年回去分享給同學,後來青年PO到社群後,全班都知道了;因此廖英良後續也拜託一些學校的老師,跟同學們分享成年禮金的訊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他觀察,從文化幣6月6日起發放至今,來到邊譜書店使用文化幣的年輕人,平均每人消費700到800元,也有人願意消費整套書籍。他觀察有些套書要價1千多元,年輕人平時可能會很斟酌,不一定有能力購買,因此有了文化幣之後就比較願意。

另外,見書店店長楊雅萍也分享推出「梭哈禮」,1200可帶走價值2200的書。他們特別請插畫家林廉恩設計,以基隆、書店為元素的閱讀禮袋,鼓勵青年朋友梭哈手上的1200點及加碼的600點文化幣,即可帶走價值共2200元的書及「梭哈禮」閱讀禮袋,再加上原本消費滿200點就可當場抽文化幣的活動,最高有可能放大文化幣價值到2500點以上。這個策略讓書店在6月的第一週,消費額有4分之1以上來自文化幣的貢獻。

▲此次「享讀福爾摩沙」也邀請各家書店推出推薦書單。(圖/文化部)

文化部今日舉辦「享讀福爾摩沙-全國創新書市」獲選單位共識營營暨起跑宣示,史哲說明,「雖然是獨立書店,但是我們不能真正獨立、不能單打獨鬥,應該要合縱連橫」,所以特別請人文出版司號召舉辦這場聚會,讓書店和出版界彼此交換意見,思考如何長期經營青年族群並吸引更多人走進書店。

史哲也提到,手機網路各種娛樂衝擊書業,但手機確實是短訊,他認為獨立書店在閱讀的推廣,也扮演了穩定社會的力量,讓短訊不會成為主宰我們的唯一訊息來源。透過閱讀書本、討論、講座,一切實體的文化交流,讓人在短訊之外能夠沉澱下來思考,在知識和訊息之間的真實世界是如何,「當然這是我個人比較理想化的期許了」不過他期望大家交流後,有更多的機會實踐。

▲7月起連續10個月,各地將接力舉行以閱讀為核心的藝文市集。(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表示,實體書店是在地重要的知識交流、藝文體驗場所,但是一家書店的能量終究有限。因此,文化部鼓勵書店整合在地資源,「主動出擊,走出書店」,以豐富的藝文市集,配合多元豐富的延伸活動,以及將大眾引流回書店的推廣措施,讓大眾接近書籍、親近閱讀、最終「重新走進書店」。

「享讀福爾摩沙」網站即日起也同步上線,方便大眾查詢全國書市、延伸活動資訊。為呼應主題,今日也特別邀請參與書店選書,後續也會將完整書單刊登在活動網站中,邀請讀者一起閱讀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