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堅看貨櫃船噸過剩 烏克蘭4110億美元重建商機或成解方

▲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圖/港務公司提供)

▲謝志堅看貨櫃船噸過剩,烏克蘭4110億美元重建商機或許是個解方。(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貨櫃船公司推動的8月漲價計畫順利執行,市場運價多已回到獲利水平之上,美西線運價重回去年10月中的每大箱(40呎櫃)2千美元上下高水平,但是市場新造船過剩問題依然存在,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認為,如果俄烏戰爭能在短期內結束,世界銀行估計的4110億美元重建經費,或許是個解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上周四的英國德魯里貨櫃運費指數(WCI)與上周五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貨櫃運費指數(SCFI),上海到美西每大箱運價分別是2087與1943美元,去年10月14日SCEI美西線運價是2097美元。

謝志堅指出,全美零售商聯合會(NRF)對於全美進口貨量終於提出成長預估,估計11月可成長5.6%,不過12月預估還未提出,根據過去經驗12月會是衰退的月份,但因今年首季是衰退最嚴重第一季,可以期待明年第一季見到正成長,只是貨量成長不代表運價會也會上漲,一切還是要看供需。

根據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數據,今年新造貨櫃船估計總交船數量約250萬箱(20呎櫃),上半年交了不到110萬箱,也就是下半年會有超過140萬箱交船,因此下半年新增箱位較上半年多出逾36%,今年船噸供給估成長8.5%,需求僅成長1.4%。而明年新船交船數估計是290萬箱,後年是190萬箱,後年的數字估計還會加高。

謝志堅分析,這一波運價能調漲成功,是靠航商自發性的調控艙位,減艙、減速、歐洲與美東線船隻繞駛好望角等,相關措施除了需要持續施行,還需加速拆解舊船,才能達到改善船噸過剩目標。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6月下旬在倫敦舉行的「烏克蘭重建會議」(Ukraine Recovery Conference,URC 2023 London),眾多國家與企業承諾高達6OO億美元的援助資金,世界銀行估算重建金額高達4110億美元。謝志堅指出,重建估計約要十年時間才能完成,而龐大的重建工作,相關物料主要都是要靠船舶運送,對於船運市場對是一大利多。

不過俄烏戰爭到底何時能結束至今仍難以預測,德魯里對於貨櫃船運市場,依然維持未來幾周大多數的東西向航線現貨市場運價略有下降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