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拉經濟 陸官媒頭版:仍有降準、降息空間

▲▼央行出手減緩人民幣貶值步伐。(圖/CFP)

▲大陸下半年降準、降息的機率仍大。(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官媒《中國證券報》24日頭版刊登一篇標題為「貨幣政策儲備足,降準降息仍有空間」的文章,透過專家說法強調,目前面臨的最尖銳問題是需求不足,央行的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鬆,再度實施降準、降息。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中國證券報》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在總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有效性會出現問題,「當前面臨的最尖銳問題是總需求不足,或者說是有效需求不足。在此情況下,貨幣政策有必要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也需進一步完善。」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第三季度內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有望繼續下調,從而有效對沖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將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以保持合理的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增加金融機構可用資金、降低期限錯配等風險。

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羅志恆指出,當前商業銀行的加權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有進一步下調空間,「適時適度降準,有助於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信貸合理增長,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于澤提到,從企業端看,經濟循環速度在逐漸放緩
,需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利息支付,以減輕成本壓力,在降息過程中,也需考慮銀行的淨息差水平,「建議進一步全面降息,兼顧存貸款、負債和投資兩端,從而保證一定的、正常的銀行淨息差空間,防止在商業銀行領域出現過度風險積累。 」

連平也說,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三季度,有關部門對價格型工具的使用可能會比較謹慎,「下半年央行或適度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工具利率。在美聯儲加息進程基本結束後,不排除第四季度迎來小幅降息的可能性。」

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認為,降息窗口最早可能出現在第四季度,「6月降息落地僅過去一個月,增量政策仍在研究推出的過程中,因此,近期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不高。此外,考慮到海外加息進程尚未終結,貨幣政策操作仍需關注內外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