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178年不間斷!「口湖牽水車藏」 7/24、25登場

▲雲林縣政府今(18)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辦理「口湖牽水車藏(狀) 178週年系列活動」記者會。(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於金湖萬善爺廟、下湖港萬善祠排出綿延的水車藏(狀),壯觀的場景是法事最大特色。(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記者蔡佩旻/雲林報導

2023年「口湖牽水車藏(狀)」系列活動將於7月24日及25日盛大展開,雲林縣政府今(18)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辦理「口湖牽水車藏(狀) 178週年系列活動」記者會,活動現場除有「糊水車藏」體驗活動,更邀請下崙國小龍鳳獅隊進行表演,為民俗活動揭開序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口湖牽水車藏(狀)」民俗祭典,源於清道光25年(西元1845年)農曆6月初6大雨不停,初7忽然狂風大作加上暴雨襲擊,奪走口湖、四湖沿海地區數千人的性命,因此後人每年農曆6月7、8日於口湖鄉、四湖鄉舉行舉行盛大祭典,緬懷水災罹難的先民。

▲雲林縣政府今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辦理「口湖牽水車藏(狀) 178週年系列活動」記者會。(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牽水車藏(狀)儀式是體現在地文化特色、集體記憶與追思先人的重要民俗,豐富的科儀內容包括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排車藏、牽車藏、倒車藏、燒車藏、追思會及萬人塚點燈等。不僅在2008年登錄為本縣民俗,更在2010年獲中央肯定為國家級重要民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張麗善表示,此項民俗前兩年因疫情關係停辦或縮小規模,今年疫情退散,在金湖萬善爺廟、蚶仔寮萬善祠及下寮仔萬善爺廟的共同努力下而盛大復辦,歡迎大家共襄盛舉,一起體驗雲林海邊的夏日民俗祭典,同時也透過這項重要民俗去思考環境、生態與人類共生的重要議題。

▲雲林縣政府今(18)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辦理「口湖牽水車藏(狀) 178週年系列活動」現場進行「糊水車藏」體驗。(圖/記者蔡佩旻翻攝)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口湖牽水車藏(狀)」民俗活動,呈現慎終追遠、敬畏天地的信仰,7月24日當天,在下寮仔萬善爺廟辦理挑飯擔祭祖靈、萬人塚點燈活動,在蚶仔寮萬善祠及金湖萬善爺廟辦理放水燈活動;7月25日當天,將於金湖萬善爺廟及蚶仔寮萬善祠辦理排車藏、追思會、起車藏、牽車藏、倒車藏、燒車藏等活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璧君提到,縣府為了保存與傳承,也在去年完成一套「口湖牽水車藏(狀)教案」,這是一套以牽水狀文化為基底的教材與教具,提供給口湖鄉以及四湖鄉共22所的國小師生使用,透過這套教具,讓學生成為文化推廣的種子,也讓口湖牽水狀民俗傳承生生不息。

▲雲林縣政府今日於金湖萬善爺廟辦理「口湖牽水車藏(狀) 178週年系列活動」記者會。(圖/記者蔡佩旻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