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三級抗彈板安全性遭疑 國防部:按科學可擋中共5.8公釐一般彈

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針對軍備局第205廠製三級抗彈板疑抵擋不住共軍使用5.8毫米彈藥的機槍及狙擊槍,國防部今(11日)邀集軍備局人員舉行記者會說明。國防部表示,若按照科學原理及測試結果,國軍三級抗彈板可以抵擋中共5.8公釐一般彈的攻擊。當媒體追問,是否可解讀目前國軍抗彈板可以抵擋中共現行子彈時,軍備局則說,當然不能很武斷地說一定可以抵擋,若從動能角度來看,5.8公釐一般彈動能是2003焦耳,即使初速再加快,還是在三級抗彈板防護範圍內。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圖/記者湯興漢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槍械的臉書粉專「山姆小叔Gun&Fun」日前與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合作,實測上述國軍抗彈板的抗彈能力。該粉專在12分16秒影片中總結,面對解放軍使用5.8公釐彈藥的機槍及狙擊槍,國軍現行的公發抗彈板基本上抵擋不住,100公尺內面對14.5吋的突擊步槍,也有大概率抵擋不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防部11日舉行例行記者會,說明國軍三級戰鬥背心及三級抗彈板的材質、抗彈能力、比較四級抗彈板的差別,也播放國軍將三級戰鬥背心送規格鑑測中心測試的影片。軍備局205廠廠長潘煥亞少將指出,國軍三級戰鬥背心2016年送至美國「Chesapeake」實驗室測試,結果是在距離15公尺射級6發7.62公釐普通彈,均未被貫穿,油泥凹陷44毫米以下,符合美國司法協會(NIJ)的規範要求,而網測影片則不符NIJ規範。

對於國軍研究四級抗彈板的原因,是否證實國軍三級抗彈板的抵抗能力不足?軍備局獲得管理處處長游玉堂少將指出,國軍三級抗彈板經過「Chesapeake」實驗室測試、我國規格鑑測中心認證,品質沒有問題,所以不必懷疑;而四級抗彈板最大問題是厚度跟重量,以美軍來說,穿在身上整個是31磅,蠻重的,且被一發子彈擊中就會碎掉,所以往「蜂巢式」方向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游玉堂提到,2018年NIJ的規範雖然還只是草案,但軍備局已就三級Plus的規範來做研究,發現是比較容易達到的方向。第205廠絕不會缺席,在國防自主跟官兵安全下,已投入來開發,符合國際趨勢及官兵需求的抗彈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解放軍目前使用5.8x42公釐的87式子彈,軍備局是否用相同於解放軍武力的動能貫穿力進行測試?游玉堂表示,抗彈板主要目的是防止子彈穿透跟衝擊波,代表的意義是吸收子彈動能。7.62公釐普通彈的動能為4163焦耳,比中共5.8公釐子彈2003焦耳還大,所以國軍三級抗彈板當然可以擋住5.8公釐子彈。游玉堂也說,軍備局所做的抗彈板,會朝抗「鋼芯彈」的方向發展。

但有媒體質疑,只憑NIJ規範,是否能確保國軍官兵的安全。游玉堂回應,NIJ規範是確保抗彈板品質,重點不在中共是否在意該規範,而是國軍能否確保官兵安全;國軍測試三級抗彈板的距離是15公尺,動能非常大,而一般作戰都是在100公尺外。

游玉堂說,若要使用四級抗彈板,軍備局曾買過一批給海軍陸戰隊使用,但該款抗彈板非常重,官兵能否負荷,尤其是國外製造的產品不符合我國人因工程,所以官兵可以使用四級抗彈板,但會影響官兵的活動,甚至降低體能,而目前軍備局認為三級Plus是考慮的方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軍備局獲得管理處處長游玉堂少將。(圖/記者湯興漢攝)

媒體追問,中共95式步槍槍口初速是每秒930公尺,然而根據NIJ檢測標準,初速是每秒840公尺,有無針對共軍相關武器,有相關檢測?游玉堂回應,若中共使用95式步槍射擊5.8公釐子彈,動能大約2000許,所以按照測試標準,是可以擋住中共子彈。

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則補充,軍方在評估一顆子彈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傷害,是以子彈擊中身體所帶來的動能來評估,而動能是由子彈的彈頭、重量跟初速的相關物理學公式得出;軍備局在此部分有整理出,包含中共5.8公釐一般彈產生的動能為多少,不過具體數字是未達7.62公釐普通彈的規模,所以按照科學原理及結果,國軍三級抗彈板是可以抵擋中共5.8公釐一般彈的攻擊。

媒體再問,是否可解讀目前國軍抗彈板可以抵擋中共現行子彈?游玉堂表示,當然不能很武斷地說一定可以抵擋,若從動能角度來看,5.8公釐一般彈動能是2003焦耳,即使初速再加快,還是在三級抗彈板防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