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拋「念私大補助2.5萬」 綠委樂見:教育不該成擴大貧富差破口

▲▼賴清德出席朝陽科技大學暑期志工服務隊授旗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出席朝陽科技大學暑期志工服務隊授旗典禮。(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副總統賴清德20日提出「公私立大學的學雜費差距,至少縮短5成以上」,並承諾每年補助約新台幣2萬5000元,減輕已借貸的學貸還款壓力;對此,民進黨立委范雲表示,台灣投入公私立高教的資源落差大,是時候改變這個狀況,也樂見該提議。立委林宜瑾也指出,教育具有高度公共性,「贊同拉近公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差距的政策方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於賴清德提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朱俊彰指出,目前已經進行規劃,若經費順利編列,最快明年2月就可適用,全體59.1萬名的私立大專生,一年可獲得2.5萬補助,預估每年約需要150億元經費,將和行政院溝通,以額外經費方式編列。

范雲表示,目前全國近90萬名大專院校學生中,有65%就讀私立學校。而18.5萬名經濟弱勢學生中,更高達近80%都是就讀私校!私立大專院校學雜費是公立的近兩倍,經濟弱勢的學生反而就讀費用較高的學校,造成學生都還沒出社會,就先揹上一筆學貸。

范雲指出,自己先前也曾質詢過行政院長,指出台灣投入公私立高教的資源落差很大,公立大學學生得到私立大學學生大概三倍的國家資源投注,「是時候改變這個情況!我很樂見賴副總統今天的提議,也很高興看到教育部即將著手規劃私立大專學雜費補助方案。」

范雲表示,接下來的預算會期,自己會持續追蹤政府預算編列進度,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平等就學。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宜瑾表示,教育具有高度公共性,這是無庸置疑的價值,國家本該努力提供每一位學生在相對平等的狀態下求學,「也因此,我贊同拉近公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差距的政策方向。」

林宜瑾指出,根據教育部統計,111學年度大專在學學生人數89.3萬人,其中六成以上都是就讀私立大專院校。並且,在18.5萬名運用助學補助措施的經濟弱勢學生中,私校生又占了近八成。

林宜瑾表示,這些數據顯現出,在現行升學制度運作下,我國教育資源依據學生社經地位,有著不均等的分配,「不均等的教育資源分配,則讓我們看見相對弱勢的私校學生要繳交更多的學雜費,卻獲取更少的教育資源,並且很可能同時還要半工半讀、還要申請學貸,導致不但在求學階段無法專心一意在學業上,出社會工作後還得還債。」

林宜瑾指出,傳統的學霸神話該被打破,「讓我們看見那些在求學路上顛簸前行的年輕人,並且給予最大的支持。教育現場應當是崇尚平等、追求知識與真理的所在,不該成為擴大貧富差距的破口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