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Day第2場談國家安全中青年角色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第二場活動。(圖/台灣公共策益提供)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圖/台灣公共策益提供)

記者江采蓁/綜合報導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第二場活動24日登場,主題是台灣國家安全中青年的角色,從國際局勢談到兵役,讓青年學子從烏俄戰爭中了解「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政府全民防衛不是全民皆兵,而是要讓全民都能在面對戰爭威脅的時候依據自己的能力或專長抵禦外敵、保衛家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第二場是由台灣智庫、台灣公共策益、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等單位,於台北海洋科技大學台北校區舉辦。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校務研究中心主任林威志分享,兵役訓練恢復一年期對於各兵種熟悉武器設備使用與任務職責都有好處,但他認為,中國對台的文攻武嚇日益增長,快速培養全民國防概念與發展不對稱戰力將是台灣強化軍備的重要課題。他舉例,無人機在俄烏戰爭廣泛的運用給台灣很好的啟示,它發揮了偵查、投送物資等作用,幫助烏克蘭洞燭先機,俄烏戰爭中佔上風,所以台灣更該加強相關的訓練,未來如何在學校的課程中,精進軍訓課的內容或以台製無人載具多方位培養軍事人才都會是很好的選擇。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則表示,台灣青年現在面對低薪、買不起房,生活壓力沉重等困境,因此向外出走就成為了大家的選擇之一,由於語言與生活的問題,中國成為了大家的選擇,然而現今局勢已與當年大不相同過,,去對岸政府為台灣青年而設的優惠措施,實際上是統戰的一環,但現在台灣人的保護傘已經逐漸消失,中國對台灣的優惠也逐年減少,現在年青人如果要前進中國,應該要更多了解中國的現況,了解世界局勢的變化。

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王智盛提到,「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是我們從俄烏戰爭中烏克蘭民眾的堅撓不屈感受到的最大啟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同樣面對強大惡鄰的威脅與侵略,如何打造一個如同烏克蘭一樣全面、快速且深入的防衛力量,也成為台灣近年來建構國家安全的新思維,而這個答案就在「全民防衛」。他解釋,全民防衛是讓並不是全民皆兵,而是讓全民都能在面對戰爭威脅的時候依據自己的能力或專長抵禦外敵、保衛家園。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也指出,在我國《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第2條中明示:「國家安全係指國防、外交、兩岸關係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也因此,台灣的國家安全有三大面向,第一是國防與外交這類「傳統的國家安全」所著重的範疇;第二則是國家重大變故,例如跨國恐怖攻擊、金融風暴、網攻、食安、疫情、天災這類「非傳統的國家安全」;第三是兩岸關係,也是「台灣的特殊安全處境」。過去偏重傳統國家安全的概念時,維護「國家安全」是主權國家政府最重要的職責之一,但當「非傳統安全」侵蝕國家利益時,更是需要全民一同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主持人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吳瑟致結束時總結,中國近年來對台灣的軍事威脅日益加深,國際社會對中國可能片面侵害台海情勢穩定的擔憂愈來愈重,就連G7在日前舉辦的峰會中,取得對台海情勢和平穩定的共識,台灣如何提升防衛能力,以及如何因應來自中國的威脅,攸關著國家安全的發展。

此外,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將會持續舉辦,下一場將於5月31日在台北真理大學舉辦,主題是「台灣的創意、創新與青年就業」。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第二場活動。(圖/台灣公共策益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