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市區打造「硅巷」科技街區 吸新科技科創產業入駐

▲上海硅巷,「上海硅巷」NO.1,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圖/翻攝澎湃新聞)

▲上海硅巷科創街區地圖。(圖/翻攝澎湃新聞)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上海市長寧區以往藉著「法租界」的人文歷史情懷吸引外國遊客,隨著都市更新發展,長寧自2022年起,大力推動「上海硅(矽,下同)巷」科創街區建設,吸引眾多新創、高能級科創企業進駐,期待藉著科技回歸都市的動能,使都市更新透過產城融合發展,走出一條「新路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海硅巷」NO.1將於2023年底竣工。(圖/翻攝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報導,2022年,長寧提出「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理念。區虹橋辦結合實地走訪和詳實調研,同步發佈《「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產業研究報告》,圍繞總體評價、產業布局、下一步工作舉措和重點推進方向等方面,為街區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發展參考,助力「上海硅巷」形成品牌效應,持續放大街區影響力和傳播力。

根據規劃,「上海硅巷」科創街區,整體呈現為「田字格」形狀,東至江蘇路沿線,南至延安西路沿線,西至凱旋路沿線,北至長寧路-愚園路沿線,中間沿武夷路、定西路為十字支撐,將打造為一站式新雙創街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街區整體呈現學區、園區加社區的「三區聯動」,生產、生態、生活的「三生融合」及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三鏈疊加」。憑藉當地大院、大校、大所,街區可服務科技上下游企業「一條龍」發展,持續轉化科技成果。

▲2024年竣工的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電腦模擬景觀圖。(圖/翻攝澎湃新聞)

同時,「硅巷」將重點發展以人機交互、智能(智慧)終端及系統集成為主的人工智能(AI)產業,聚焦以新一代網路技術、互聯網+、微電子為代表的新一代電子資訊產業,再加上完善周邊零售、餐飲、便利店、健身等商業服務設施,為科技人才提供所需的生活配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海硅巷」科創街區預計在2023年年底竣工驗收「上海硅巷」NO.1、WYSH翡悅里、新象限·武夷、又又中心、武夷坊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