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補助100萬! 台東文化資產古物順天宮神轎修復工作啟動

▲順天宮神轎修復即將啟動。(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順天宮神轎修復即將啟動。(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台東報導

台東縣政府積極保存縣內文化資產,今年針對台東百年老廟順天宮神轎進行修復及保存,11日晚間特別在順天宮前廟埕舉行修復前說明會,由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復中心團隊說明科學檢測及修復流程,議長吳秀華也前往關心。縣長饒慶鈴表示,順天宮「第一神轎」迄今有70年以上歷史,因長年風吹日曬而多處損壞,縣府爭取中央補助投入約100萬元修復,盼能重現神轎當年風貌及保存文化,讓更多人能見證廟宇雕刻之美。

饒慶鈴提到,廟宇是地方開發史具體而微的縮影,更是一座半開放的工藝博物館,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上任便以「打造全台東都是美術館」為目標之一,而工藝古物即是精緻的藝術品。縣府自109年起委託逢甲大學團隊,針對台東天后宮、順天宮及以天官堂等百年寺廟進行文物普查,以發掘文物的歷史及藝術價值,並藉此留下台東在地文化資產,其中,台東順天宮現存一頂民國40年雕製的老神轎,為當年信徒集資7,283元打造,其雕刻工藝來自鹿港木雕世家的李松林團隊,轎身四面皆刻有花草及人物飾樣,雕工細膩栩栩如生;轎頂結構為竹編,上覆蓋布層。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神轎在經文化處召開古物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後,現已有「文化資產古物」身分,不過,神轎多處遭蟲蛀,少部分木構件脫落,轎頂竹編結構斷裂而凹陷、布層大面積破損;所幸轎身木結構尚強健,現保存於順天宮王爺神座後方專有空間展示,為避免搬運過程造成損壞,修復作業採現地進行,感謝正修科技大學校長龔瑞璋及團隊協助,日後待修復完成,將為神轎量身打造可調整濕度的展示櫃,文化處預計9或10月召開修復後成果發表會,由廟方開放大眾參觀,將可為北町宿舍群周遭增添1處藝文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