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複合日食」明午登場逢春雨來襲 天文館提供網路直播

▲罕見複合日食周四中午登場。(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罕見的「複合日食」周四登場,圖為台北所見食甚的模擬畫面。(圖/台北天文館提供)

記者楊惠琪/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天文館指出,明(20日)中午將發生罕見的「複合日食」,台灣各地自當天中午12:16起可陸續看見「日偏食」奇觀,各地因地理位置不同,發生的時間與食分也略有差異,但因春雨報到,影響肉眼觀賞,天文館將在YouTube頻道透過專業望遠鏡直播,同時介紹全食帶內的影像畫面,讓國人也能分享令人驚奇的日全食景象。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文館說明,所謂「複合日食」是指在同一次日食中,因地球曲率而造成日食帶內不同地區出現日全食、環食與偏食三種食相,而通常全食與環食不會在同次日食中出現。以本次複合日食來說,在東帝汶東部、西巴布亞部分地區和澳洲西部的埃克斯茅斯半島可以看到日全食,而日環食只在法屬南部屬地北方的印度洋和馬紹爾群島東南方的太平洋上才能看到。

天文館指出,「複合日食」發生機率僅3.1%,在21世紀224次日食中,只有7次,上一次在2013年11月,而下次為2031年11月。


▲本次日食帶主要分布於海洋,圖中顏色越深表示食分越大。(圖/台北市立天文館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天文館說,本次日食帶覆蓋區域大部分位於海洋,因此全球僅少部分人口有機會目睹,而位於全食帶內的幸運兒更是只有不到38萬人,佔全球人口總數的2萬分之一!台灣位於偏食帶北緣,北部可見食分僅0.089,食分最大的蘭嶼亦僅0.17,但這也是2030年6月之前台灣最後一場可觀賞到的日食。

台北天文館將於明天中午12時20分起,在YouTube「台北天文館」頻道透過專業望遠鏡直播本次日食,同時介紹全食帶內的影像畫面。相關天象預報及直播連結,請參閱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2023日偏食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