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堅看今年貨櫃船運市場由衰轉為正常 如倒吃甘蔗但不是很甜

▲今年歐洲線長約價是去年的2.5到5倍。(圖/港務公司提供)

▲謝志堅認為,今年貨櫃船運市場可用倒吃甘蔗來形容,但甘蔗不是很甜。(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指出,美國去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6.5%,整體與核心通脹均如期走低,今年年底可望降到2-3%,歐美庫存也逐漸減少,第三季俄烏戰爭估計可告一段落,市場會由衰轉盛,不過就貨櫃船運來看,因為今年新增運力過多,第四季估計是由衰轉為正常,可用倒吃甘蔗來形容,但甘蔗不是很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美國進口的最新數據估計,12月份的進口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為188萬箱(20呎櫃),並預計一直到今年5月份,進口櫃量將持續低於2021年與2022年的同期水準。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預估,1月份美國進口櫃量為191萬箱,年減11.5%;2月份預計為163萬箱,是2020年6月的161萬標準箱以來的最低水準,年減23%;3月預計為175萬箱,年減25.5%;4月為194萬箱,年減14.5%;5月為200萬箱,年減16.2%。

謝志堅指出,今年就貨量來看,最差的是2、3月,第二季還是負成長,但是會比較好,第三季進入市場旺季,俄烏戰爭即使沒有結束,估計也會告一段落,可望見到重建物資貨載,第四季就會比去年第四季好。

去年市場是第一季最好,之後一路往下,今年會倒過來,但是因為今年新造船多,估計會增加240萬箱(20呎櫃)運力,增幅8.2%,需求估計僅增加2.7%,船公司必須自發性的控艙,才能穩住市場運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志堅指出,目前造船最多的地中海航運已經在設法延後新船交船時間,而明年(2024)市場預估運力會增加280萬箱,增幅8.5%,後年(2025)根據已訂造船舶數字,會增加160萬,而後年因為造船廠還有空檔,估計還有新訂單會增加,加上部分2023與2024年往後遞延交船的船舶,估計實際新增運力很可能超過170萬箱,也就是超過2015年的數字,拿下單年第三高運力增加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