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成功測試固態燃料引擎!金正恩視察笑著比讚:盼出現新型武器

▲▼金正恩15日上午前往西海衛星發射場親自視察高功率固態燃料引擎噴射實驗。(圖/路透)

▲金正恩15日上午前往西海衛星發射場親自視察高功率固態燃料引擎噴射實驗。(圖/路透,下同)

記者羅翊宬/編譯

北韓(朝鮮)近來軍事動向頻繁,其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昨(15)日前往位於平安北道鐵山郡東倉里的西海衛星發射場,視察新型洲際彈道飛彈(ICBM)固態燃料高功率引擎的噴射實驗,該款火箭引擎推力可達140噸力(tf),威力直逼ICBM火星-17型的第一節引擎,此次引擎噴射實驗的成功預告北韓即將研發新型戰略武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若北韓報導事實為真,不僅代表著北韓引擎發展技術變得更加成熟,宣告著平壤當局試圖將固態燃料引擎從短射程導彈擴大運用到長射程導彈,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隨時發射,進而對美國與南韓造成威脅,且其火箭引擎推力恐將比美國LGM-30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的第一節引擎推力(80噸力)大上1.7倍。

根據北韓官媒《朝中社》今(16)日報導,金正恩15日上午前往西海衛星發射場親自視察140噸力的首場高功率固態燃料火箭引擎地上噴射實驗,最後該實驗在國防科學研究部門科學家、技術家不屈的頑強努力與意志下宣告成功,誓死完成朝鮮勞動黨第8次全代會所提出的強化國防重要核心戰略。

報導指出,金正恩高度評價此次引擎噴射實驗,表示解決了朝鮮勞動黨第8次全代會國防發展與武器研發5年計劃中的重大問題,「期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出現其他款新型戰略武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導提到,此次引擎地上噴射實驗的目的,在於確認高功率固態燃料引擎是否導入矢量操縱的技術層面特性,「從實驗結果來看,完全符合其在設計上的推力、比力(specific force)、燃燒特性、作業時間、推力矢量操縱特性等所有技術層面指標,從科學上證明其值得信賴且穩定。」

南韓《韓聯社》分析,使用固態燃料的ICBM與使用液態燃料的ICBM相比,根本不必耗費太多注入燃料的時間,能夠確保其具有高度隱密性、推力,對美國與南韓造成一定的威脅,躲避南韓的導彈攔截系統,甚至在推力上勝過美國LGM-30洲際彈道飛彈的第一節引擎推力(80噸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韓今年頻繁發射使用固態燃料的北韓版「伊斯坎德爾」KN-23、北韓版「ATACMS」KN-24、超大型放射砲(多管火箭砲)KN-25等短程彈道飛彈(SRBM),驗證了固態燃料的穩定性。

先前北韓大多在咸鏡南道咸興研發、生產供SRBM用的固態燃料引擎,然而高功率固態燃料引擎噴射實驗卻在東倉里西海衛星實發射場進行,該地一向為研發生產長程導彈的相關設施,證明平壤當局計畫將固態燃料引擎運用至ICBM。

►20分鐘聽懂《Wow世界熱鬧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