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紐ECA讓農業產值跌35億 農委會:分12年降稅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右)表示,農業部分會分期降稅,讓農民調整、適應。(圖/記者陳佳雯攝)

記者陳佳雯/台北報導

台灣、紐西蘭經濟合作協定(ANZTEC)於10日下午簽署,並同步在台北連線轉播,由外交部長林永樂、經濟部長張家祝主持記者會。報告中評估,多數產業受惠,唯獨農業的部分,產值下滑35億元,是衝擊最大的部分。農委會表示,會利用12年分期降稅,讓農民利用緩衝期調整,也會有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來因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對農產品受衝擊部分,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坦言,台灣從紐西蘭主要進口的幾項乳品類、肉類、水果,從整體面向來看,的確對農業有所影響。但政府事前已做了配套,希望來減緩衝擊,包括稻米不開放,另外鹿茸、液態乳影響較大的,採12年分期降稅,其他部分則在2至8年內完成降稅,讓農民可利用這段緩衝期調整、適應。

經濟部長張家祝說,假設未來有特定農業受到進口影響,農委會也有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還有一套完整配套措施。

至於台紐ECA受益的部分,張家祝特別點名工業產品,由於台灣出口不少鋼類、塑膠製品、工具機、運動器材等到紐西蘭,未來關稅從5%到10%降至0%後,可以替廠商減少不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