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1汐止走山「設28支偵測器沒發揮預警」 高公局1個月內盤點檢討

▲▼       國1汐止交流道走山      。(圖/記者張君豪翻攝)

▲國1汐止交流道走山。(圖/記者張君豪翻攝)

記者李姿慧/台北報導

國道1號南向汐止匝道邊坡昨(1日)出現小規模走山,南向出口封閉要等到11月4日周五下午5時前才能搶通。由於該處屬C級相對穩定邊坡,也設有28支偵測器,卻仍發生走山。立委洪孟楷表示,偵測系統沒有發揮作用,要求重新盤點和檢討預警系統。高公局長趙興華表示一個月內將檢討。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委洪孟楷表示,今天上午上班時段國1汐止路段紫爆回堵13公里,國道系統有預警系統,卻沒有發揮效用,這問題嚴重了,沒有高風險的C級邊坡隨時走山,人民要問的是國道邊坡會不會隨時走山,過往12年前國3七堵路段曾在無風無雨發生走山,國人才會擔憂,要求要不要立刻盤點和檢討預警系統。

高公局長趙興華表示,此次汐止南向匝道邊坡是原來岩塊岩盤裂開,迅速崩落,偵測系統設在順向坡偵測滑動,這次並非順向坡因素,坦言因上方岩盤瞬間崩塌來不及預警,但相關措施已發揮功效,不會讓C級邊坡發生12年前走山狀態,但高公局一個月內將重新盤點邊坡和檢討。

▲國1汐止交流道走山。(圖/記者張君豪翻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國道沒有A、B級等不穩定邊坡,2560處邊坡中,C級穩定邊坡占23%,有597處,已找到可能發生的269處裝設邊坡偵測,9成裝在順向坡下緣,高公局邊坡管理很上軌道,現在要檢討的是這些偵測器位置和數量夠不夠、要不要調整。

立委李昆澤則表示,汐止匝道屬C級邊坡,高公局在10月18日曾因降雨達豪雨特別巡查,有相關技師勘察,卻沒有發現明顯趨勢或不穩定,該邊坡設有28支監測器,但一季才人工蒐集一次數據很落伍,監測沒有問題、巡查也沒問題,卻仍發生走山,讓民眾擔憂,應檢討巡檢機制,擴大巡檢範圍,根據現行規定,A級邊坡一周收集一次數據,B級邊坡一個月一次,C級邊坡一季取一次資料,應要有即時監測功能,不能等人工取數據。

李昆澤也建議邀集專家學者通盤檢討邊坡分級且應更細分,納入多重風險耐受程度等因素,加強巡檢,強化邊坡結構和補強,緊急安全停駐點也要加強標示,更要強化用路人資訊取得便利性和智慧科技,採簡訊和APP訊提通知,並增設道路風險告示,車聯網技術應仿效歐盟,進入監測地點就自動發布訊息給車主。

高公局也坦言,新設的邊坡偵測系統為即時監控,數據可自動傳回,但部分仍得透過人工定期取回相關數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