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洗面奶」、吃「新地」 兩岸用語大不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兩岸語言雖說是同文同種,但是在語言的發展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常常同樣的詞但代表著不同意思,例如,在台灣我們形容女孩端正標致,或是事物表現出色,我們會用「正點」,但在大陸,「正點」是形容準點,如你聽到有大陸朋友說隊伍正點出發,僅是表示隊伍準時出發,可不要誤會他們再稱讚什麼。

另外有些字詞也是大陸人特有的,在兩岸互動頻繁的今日,學一些對岸的習慣用字或許也能避免一些笑話。如「靠譜」表示『靠得住、值得信賴』;「脫銷」則表示缺貨,如你在對岸髮廊看到「焗油」服務,可不要以為髮廊還有提供餐飲服務,「焗油」即台灣「染髮」或「護髮」的意思。

餐館生意好「上人兒」,營運不佳就「關張」。乍看之下以為三國演義裡的關羽、張飛和這家店有什麼關係,但其實是兩碼子事,「關張」代表「倒店」,而「上人兒」則表示顧客絡繹不絕的樣子。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兩岸合作完成的「中華語文知識庫」於7日上午10時於台灣、大陸兩岸同步啟用,內容包括詞庫檢索、漢字藝術、線上學習及全民詞彙等。「中華語文知識庫」有興趣的民眾, 可至https://www.zhonghuayuwen.org/一探究竟。

→想知道更多台灣跟大陸用語的差異嗎?文轉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