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要這些書」他受監護治療完畢又行竊 法官判免刑

▲▼36%美國大學生三餐不繼,學費,校園,國外,書籍。(圖/取自pixabay)

▲慣竊陳男專愛偷書,而且喜歡歷史書籍。(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黃哲民/台北報導

國內印刷書市因大眾閱讀習慣轉為數位化而萎縮,若再遇上「雅賊」,不啻雪上加霜,但台北地院審理1名慣竊陳男所犯竊盜案,發現他偏愛偷書,本案順手牽羊1本《日本戰國這樣讀》,價值300多元也沒轉賣牟利,犯行輕微,加上他罹患自閉症、無法克制偷書慾望,刑罰矯正效果有限,且他日前已另案做完6個月監護治療,因此本案判決免刑、不宣告再做監護處分,可上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職畢業、賦閒在家的陳男,有多次在北市重慶南路書店街順手牽羊被送辦紀錄,由於父親高齡90多歲,管不動他,陳男每次行竊被逮,全靠育有2名身障子女的妹妹幫他善後,家人花費許多時間金錢,已經身心俱疲。

前年(2020年)3月間,陳男在重慶南路1家書店3度行竊,偷走《緬甸史》、《越南史》、《土耳其史》、《埃及史》、《朝鮮的困境》、《圖解日本戰國時代》與《康熙大傳》等歷史書籍,每本3、4百元,店家損失共2900多元。

陳男到案認罪,該案法官考量陳男自幼罹患自閉症、智能缺損,醫院鑑定陳男作案動機單純,就是想要這些書,還一相情願幻想「老闆會不會把書送我」,認定陳男易受本能支配而犯罪,辨識自己行為違法的能力比常人顯著降低,因此依竊盜罪輕判拘役10天,但刑之執行完畢或赦免後,須施以監護6個月定讞。

▲台北地方法院外觀。(圖/記者黃哲民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案審理期間,陳男去年(2021年)9月再犯本案,於重慶南路另1家書店施展老招數,把1本《日本戰國這樣讀》趁隙塞進隨身側背包帶走,還順手拿了3個小錢包與1個手提袋,店家發現後,提供監視畫面報警提告。

陳男到案同樣認罪,把書和小錢包還給店家。法官認定陳男本案犯行明確,但如同前案醫院鑑定,陳男偷竊時受自身病情影響而處於精神耗弱狀態,且終身無法治癒,加上陳男並非專偷高價物品轉賣牟利的竊賊,他犯罪所生損害與對社會的危害輕微,不但情堪憫恕,刑罰對他矯正效果有限,更可能轉嫁給家人承擔,因此依法判陳男免刑。

通常這類判決會一併宣告被告須接受監護處分,本案法官指出,陳男今年(2022年)3月到9月,已做完前案宣告的6個月監護處分,包括住院服藥與心理治療,是否有再犯之虞,尚有疑義,因此不宣告監護處分。至於店家指控陳男還偷走《資治通鑑》與《墨子》共2本書,法官認定證據不足,此部分判陳男無罪,可上訴。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