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航空長期參與栗喉蜂虎保育 共同見證保育成果

▲華信航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研究團隊和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栗喉蜂虎的研究計畫有成。(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華信航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研究團隊和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保育栗喉蜂虎的研究計畫有成。(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華信航空、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研究團隊和臺北市立動物園,自2015年以來協力共同支持保育栗喉蜂虎的研究計畫,今年棄蛋孵育計畫成功繁殖7隻栗喉蜂虎,長期合作的華信航空特別派空服員到現場參與大空間放飛訓練,共同見證保育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解栗喉蜂虎棄蛋行為的生態之謎,從2015年起結合華信航空的企業力量、台灣大學森林系的野外調查能力和動物園的繁殖照養專業,歷時了8年逐漸提升棄蛋孵化率,在今年10月再次陸續將孵化育成的年輕個體,放飛至動物園穿山甲館內,加入原本在穿山甲館中的族群。

預期栗喉蜂虎年輕個體能如同資深個體,在較大的空間裡,可以有更好的環境展現自然行為。而穿山甲館更在今年4月啟用了仿岩巢區,並請保育員及實習生觀察動物行為,期待能在動物園建立栗喉蜂虎自我繁殖的衛星族群。

栗喉蜂虎為金門地區的夏候鳥,每年在清明節前後出現在金門境內利用沙質的土坡繁殖下一代,因發現牠們的棄蛋行為,開啟了動物園與台灣大學合作,執行「金門栗喉蜂虎棄蛋孵育計畫」,藉由華信航空持續跨界合作的企業力量,從野外棄蛋的紀錄調查到運送至動物園後的繁殖照養,包含運送、消毒、育幼食譜、飛行訓練等每個環節都經過不斷的嘗試和多方研究討論,逐漸能將孵化成功的個體,放飛至半開放式的穿山甲館內進行進一步的行為觀察,盡可能提供近似棲地的生長環境,今年6月保育員還曾觀察到有個體,迫不及待地在新仿岩巢區出現挖動的築巢行為,顯示族群逐漸穩定。

華信航空長期關注保育、熱心參與公益活動,野生動物的保育是需要跨界跨域的各方合作才能造成更大的影響力,栗喉蜂虎的保育就是各單位密切合作的成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