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怎麼辦? 氣象局曝「室內保命3要訣」:護住頭頸部最重要

▲▼             。(圖/翻攝自FB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搭捷運遇地震,請緊握把手或鋼條,放低重心。(圖/翻攝自FB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台東縣17日晚間9時42分發生規模6.4強震,全台有感,中央氣象局臉書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公布地震來時,3大保命要訣,室內大致以「趴下、掩護、穩住」作為避難原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護頭頸部」,找桌子作為掩護,並找尋保護書包、公事包等物,防止砸落物擊中頭部。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在臉書發文,如果在室內遇到地震,以「趴下、掩護、穩住」作為避難原則。
趴下(Drop):將頭部和身體壓低。​
掩護(Cover):盡量用雙手或物品保護頭部與頸部,躲進堅固的桌子或其他家具下方。​
穩住(Hold on)​:雙膝跪地、雙肘觸地,雙手緊握桌腳。​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指出,最重要的是「保護頭頸部」,台灣有不少國小會發配「防災頭套」,透過厚軟墊、防火的設計,讓小學生可以及時保護自己,不被掉落物砸傷頭部。​當地震發生時,盡量找尋桌子作為掩護,並戴上「防災頭套」,是面臨地震的首要動作,若沒有防災頭套,可利用身旁隨手可得的物品替代,像是使用書包、厚書本、公事包等等來抵禦危險砸落物。

若剛好正在搭乘捷運時也不必慌張,「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指出,捷運會減速,大家別慌張,請緊握把手或鋼條,放低重心;地震停歇後,各位乘客也務必配合站務人員的指示和疏導,一邊使用外套或包包保護頭部,一邊離開捷運系統唷。

此外,根據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的「地震百問」,當大地震發生時應該注意6大項: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1. 在室內者應立即熄滅火源,關閉電源以防火災,然後奔逃至室外空曠地方,但應防外物倒塌(如招牌、屋瓦、廣告燈等)而被擊傷。

2. 如一時無法逃至室外,應選一堅固、高度較矮而重心穩定之家具下(旁)躲避,並遵照趴下(drop)、掩護(cover)、穩住(hold on)的原則,以免被室內落物擊傷。

3. 不可躲在牆邊、河、海堤或山崖附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4. 沿海居民應疏遷至高地以防海嘯。

5. 水庫下游地區居民,應防水庫崩塌所引起之山洪。

6. 高樓之居民逃離時,切忌爭先恐後,否則易生跌倒而被踏斃,並使出口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