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燈會副燈「贔屭馱福」超難念 名稱繞口民眾霧煞煞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贔屭馱福」怎麼念?台灣燈會副燈「贔屭馱福」很多人看得霧煞煞,非得要照著指示牌上的注音才唸得出來,特殊的名稱讓賞燈遊客印象深刻。

▲贔屭外形似龜似鱉,相傳曾協助大禹治水。(圖/翻拍於Youtube)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名稱繞口,燈會主辦單位乾脆在標示牌上加上注音,說明贔屭馱福的唸法為「ㄅㄧˋ、ㄒㄧˋ、ㄊㄨㄛˊ、ㄈㄨˊ」,遊客們來到副燈前都特別照著指示牌上的注音唸一次,覺得既有趣又新鮮。主辦單位表示,贔屭相傳是龍的長子,經年累月負責馱天下石碑,任勞任怨,像慈善家一樣可以為人帶來福氣。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不成龍」,贔屭又名龜趺、填下、霸下,相傳是龍的長子,外形似龜似鱉,傳說在上古時代時因常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後在大禹治水時被收服,它協助大禹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

在台灣的許多古蹟裡也能看到贔屭的身影,清乾隆時期平定林爽文事變時,乾隆皇帝為此寫下紀念碑文,並將其刻在十隻由花崗岩雕的贔屭上,據傳當時在運往台灣途中,一隻贔屭不幸掉入海中,主事官員唯恐獲罪,隱瞞此事,急忙用台灣土產砂岩補刻。目前這座「真碑假龜」存放於嘉義市中山公園內,而原先九座完整御碑擺在赤崁樓裡,至於當時掉落海底的贔屭, 則在1911 年時被漁民打撈上岸,被稱為「白靈聖母」,目前供奉在保安路的保安宮內。

▲2012台灣燈會於鹿港舉辦,主燈「龍翔霞蔚」象徵吉祥富貴(圖/取自於台灣燈會官網)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2年的台灣燈會此次選在具有悠久歷史的鹿港小鎮舉辦,將於6日將在彰化正式點燈啟動,為配合下午一點半開始的踩街大遊行,大會從上午十點開始全面啟動交通管制施,所有車輛不得進入三大主燈區內,彰化縣政府呼籲南來北往遊客跟著指標走、配合員警交通疏導以降低塞車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