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共軍演不只恫嚇台美 也在安撫中國人民

▲▼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一架飛機4日在台灣附近海域起飛,進行軍事演習。(圖/路透)

▲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一架飛機4日在台灣附近海域起飛,進行軍事演習。(圖/路透)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解放軍6日持續展開一系列威脅台灣的軍事演習,但此次的武力展示並非只是為了恫嚇台灣與美國,同時也是在安撫國內人民,因部分群眾先前因中國政府針對裴洛西訪台一事不夠好戰的態度感到失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過去這幾天,中國政府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一事做出軍事回應,使用前所未見的直接方式恫嚇台灣,先後朝台灣北部、南部、東部水域發射飛彈,數十架共機、共艦穿越台灣海峽中線。

中國官媒針對軍事演習進行大篇幅報導,掀起中國社群媒體的熱烈反應,微博(Weibo)數個熱門話題均與軍演有關。由官媒《人民日報》發起的主題標籤「中國完全有决心有辦法有能力維護國家統一」,瀏覽人次突破5億。在微信(WeChat)平台,許多被大量分享的文章內容都在向中國人民保證,中國政府如今正在做長遠打算。

這些反應與中國人民對於中國政府對裴洛西訪台一開始的評價截然不同。裴洛西2日晚間到訪台灣,成為25年來訪台的最高層級美國官員,當時許多中國網友無法壓抑憤怒與尷尬的情緒,因為北京政府沒有採取更多措施阻止此事。

中方官員先前一再承諾,若裴洛西訪台將面臨嚴重後果,部分具有官方色彩的人物甚至預測將有軍事行動阻止她降落台灣。但當這些極端措施未實現、裴洛西抵台後,中國官方只宣布將啟動軍事演習、發表一連串譴責之詞,讓民族主義者的熱情轉變為恥辱。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些情況近日似乎有了變化,有部分中國網友開始說,對國家產生懷疑的想法是錯誤的。考量到中國廣泛的網路審查制度,難以判斷公眾輿論實際上改變了多少。香港浸會大學新聞學助理教授Luwei Rose Luqiu表示,官方媒體的論述清楚地顯示出,官員們認為有必要管理公眾失望的情緒。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助理教授Chong Ja Ian則說,在某些方面,公眾輿論的明顯轉變,可能更多是歸因於中國官方的成功宣傳,而非演習的實際強度。他進一步說明,中國本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在裴洛西還在台灣時就啟動軍事演習,或對美日在區域內的軍事活動進行更多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