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海峽兩岸通關論壇舉行 學者指「大陸台資企業普遍盈利」

▲▼ 第五屆通關論壇,2022海峽論壇。(圖/記者蔡儀潔攝)

▲論壇現場。(圖/記者蔡儀潔攝)

記者蔡儀潔/廈門報導

第五屆海峽兩岸通關論壇今(15)日上午在廈門舉行,主題為「誠信經營利通關•信任共贏穩貿易」。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李菲在會上指出,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的兩大益處,例如落戶大陸的台資企業普遍盈利,盈利面在60%以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次的海峽兩岸通關論壇主要包括兩大議題,分別是「信任經濟促進兩岸企業高質量融合發展」與「誠信經營利通關•信任共贏穩貿易」。

李菲教授在會上發表演講,指出兩岸經濟合作對台灣兩大益處,以宏觀指標來說,可以改善經濟結構、增加國際收支,其中大陸早超越美國,成為台灣最重要的順差來源地,台灣貿易利得累計上萬億美元。

他接著指出,以微觀指標來說,增強台資企業的賣力為大陸台資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績效;落戶大陸的台資企業普遍盈利,盈利面在60%以上,其中工業企業盈利面高達70%以上,從地區性公司成為世界級公司。

中國報關協會副會長葛連成致辭則稱,在兩岸的標準建設上,中國報關協會開放研究院與廈門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會等機構專家合作,從第三屆開始,陸續推出兩岸常用商品編碼等各類標準化的比對,在兩岸標準共通、政策先行等方面推動兩岸的「四通」,同時也給兩岸的從業人員通關帶來更多的便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表示,兩岸的經貿持續增長迫切需要雙方在通關領域的交流溝通,兩岸的通關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必然推動兩岸關務、外貿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發展。

▲網站啟動儀式。(圖/記者蔡儀潔攝)

會上,廈門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會常務副會長王鷺濱宣讀《兩岸經貿與通關企業誠信經營倡議書》;而後舉行兩場簽約儀式,分別是廈門口岸協會聯盟合作協議簽約、兩岸通關戰略聯盟簽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的海峽兩岸通關論壇共有三大特色,第一是通過「雙信」來促進兩岸經貿一體化、第二是發佈兩岸通關論壇吉祥物小通和小融、第三是突出擴大「朋友圈」,打造開放共享的盛會。

據悉,第五屆海峽兩岸通關論壇由中國報關協會、廈門市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協會、台灣報關商業同業公會聯合總會等主辦,圍繞「以雙信構建兩岸通關貿易圈」進行高峰對話,吸引台胞台企融入大陸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