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選北市「指揮官出缺」!指揮中心降級解散?專家估時機2走向

▲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召開記者會。(圖/記者林敬旻攝)

▲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資料照。(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民進黨選舉對策委員會今(10)日拍板由衛福部長陳時中代表參選台北市長,後續由誰來接手衛福部長與指揮中心指揮官引發關注,特別是指揮中心更涉及是否降級開設甚至解編等議題,外界也盛傳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可能接手指揮官。醫界人士談到此議題,皆強調指揮中心後續一定要保持「跨部會協調能力」;公衛專家更指出,維持一級開設至少應維持到8月底、9月初,再來檢討降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時中在指揮中心二級開設以來持續擔任指揮官,主持新冠肺炎記者會,穩定民心。(圖/記者林敬旻攝)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權威黃立民分析,以目前疫情狀況,指揮中心降至疾管署層級,由疾管署長擔任指揮官已經足夠,但是還要有個人來協調各部會。他舉例,國內疫情最初,高雄市長陳其邁當時還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就經常在幕後協調,很可能是需要副院長層級的人來背後幫忙。

外界盛傳,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可能出任指揮官。若直接由沈榮津來擔任指揮官,黃立民認為也是可以,因為指揮中心內部仍然有許多醫學、公衛領域專家,重點還是在於指揮中心要有人可以協調各部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光醫院副院長、公衛專家洪子仁則認為,指揮中心一級開設以及新冠肺炎維持第五類法定傳染病,在8月底到9月初之前仍然有其必要性,之後觀察國內外疫情趨勢,若真的趨緩,內外皆成熟,再來檢討降級開設、法定傳染病調整比較適宜。

洪子仁分析,觀察世界各國第一波疫情趨勢,從開始攀至高點再下降需耗時4到4個半月,也因此,台灣目前走完第一波時間估計得到7月底至8月中旬。值得注意的是,因為BA.4、BA.5等變異株亞型出現,鄰近國家包含新加坡、日本、韓國等,近期疫情又上升,台灣即便近期疫情向下,也還需觀察後續趨勢。

如果陳時中此時需離開衛福部與指揮中心參選台北市長,接任指揮官的人選,洪子仁強調,一定要有跨部會指揮能力。因為除了疫情是否反撲需要觀察,現階段疫情趨緩,指揮中心還有更重要的責任在於「經濟、民生的復原與重建,還有旅遊、觀光等邊境政策訂定」,也因此,不一定要是公衛、醫療專業背景的人來擔任指揮官,重點在於要能夠跨部會、整合各部會。

▲陳時中主持新冠肺炎記者會,資料照。(圖/記者林敬旻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應新冠疫情,國內從2020年1月20日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並以三級開設,同年2月27日提升到最高等級一級開設,至今已經將近2年半,堪稱史上成立最久的指揮中心。

根據法規,指揮中心指揮官在三級開設時由疾管署長擔任,第二級由衛福部長擔任,第一級則由行政院長指派指揮官。也因此,從二級開設開始,陳時中就同時擔任衛福部長與指揮官,一旦他代表民進黨披掛上陣參選台北市長,勢必請辭衛福部長,指揮官是否還需由衛福部兼任也是一大問題。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被視為接任指揮官人選,過去擔任經濟部長時也曾在指揮中心處理口罩等相關業務,資料照。(圖/記者林敬旻攝)

今年國內本土疫情嚴峻,陳時中絕大多數時間都親自主持記者會,不過就在他確診居隔期滿之後,6月27日宣布以後除非有重大政策宣布,就不會主持記者會,改由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疫情。

國內這波本土疫情已經脫離高原期,近期單日確診病例維持在3萬上下,疫情持續往下;前副總統陳建仁更提出預估,單日確診個案在7月中旬就有望掉到萬例以下。而先前於五月份曾討論新冠肺炎是否要從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類,時間是否落在七月中旬,陳時中當時也回應「可能吧」。

種種跡象顯示指揮中心後續有可能走向降級,如果不是一級開設,可以回到疾管署權責,指揮官就不需要部長擔任,而即使不降級開設,也不會維持陳時中擔任指揮官時的強度。外界盛傳沈榮津可能出任指揮官,雖然缺乏公衛相關專業,但層級夠高,為高層討論人選。

▲陳時中將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近期會卸任部長與指揮官身分,資料照。(圖/記者林敬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