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618今年「靜悄悄」 疫情、封城令消費者「理智縮手」

▲▼大陸618快遞物流。(圖/CFP)

▲618購物節啟動,快遞物流包裹大增。(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618購物節」是中國大陸電商平台每年的大活動,但今年卻顯得格外「靜悄悄」。對此,大陸的專家認為,前一波疫情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理性,相比往年是回歸到一種基礎行、生存型的消費,享樂型的消費相對來說受到了抑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新浪財經》報導,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過去每年的618或是雙11,很多促銷活動常要集中到半夜某個時間點去支付,且規則複雜,實際上是為了營造一種氛圍,刻意追求一些數據,今年有個明顯變化是,商家越來越規範,消費者也越來越理性,「尤其是疫情之後,大家更傾向於生存性消費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費。」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教授蔣青雲也認為,今年在新冠疫情背景下的618消費,相比往年是回歸到一些基礎型、生存型的消費,享樂型的消費相對來說受到了抑制,很大程度上「回歸價值需求」。

對於今年下半年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蔣青雲分析,在部分細分市場會有所恢復,細分市場下存在兩極分化,有些人的收入、消費沒受到疫情影響,他們依然會比較正常地消費,甚至消費升級;但對很多人來講,隨著所在企業受到疫情影響,收入受到一定限制,其消費需求可能主要關注在日常生活方面。

京東可以說是「618購物節」的發起方,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總裁劉利振表示,今年的618大促確實跟往年有比較大的變化,是因為今年疫情反反覆覆,大家的生活都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所以,消費者有一些消費需求是被抑制的,這是跟往年不一樣的地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利振指出,促銷產品上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消費者在電商平台上購物,往年對促銷形式有特別多的抱怨,今年開始京東推行促銷簡單化,讓消費者能夠非常清楚地看到商品的底價。

劉利振還說,今年因受疫情影響,商家經營碰到一定困難,平台在今年給商家提出了非常多的舉措,一方面是在供應鏈上做改善;另一方面針對中小商家做了30多項政策扶持,最大化地幫助中小商家降本增效。

網路上也有許多關於「今年618靜悄悄」「今年618沒動靜」的討論,許多大陸網友都說,受前一波疫情的影響,經濟狀況不如往年,根本沒錢消費,「封城丟了工作,活著就很辛苦,還購物?」「口袋裡都沒錢了,想買什麼都買不起。」「現在疫情大環境工資下調、失業各種情況出現,消費者手裡沒那麼多錢,也就不會衝動消費。一般大促(銷)也就只會囤自己需要的東西。」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算是經濟狀況未受影響的網友,也對未來充滿擔憂,寧願少消費一點,多留一點現金,「疫情說來就來,誰敢大手大腳花錢?放身上最保險。」「沒錢消費,有錢也不敢消費,誰知道疫情來了又封到哪月哪天。」「大環境不好,大家對支出越來越敏感,不像過去狂熱了。」

▼大陸網友討論今年618購物節「靜悄悄」的原因。(圖/翻攝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