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前財長:疫情不當封堵「對經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上海,物資,糧油,貨車。(圖/CFP)

▲大陸採取強硬的防疫措施。(圖/CFP)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新冠疫情重創中國大陸經濟,大陸前財政部長樓繼偉16日表示,本輪疫情防控中出現「類公地悲劇」現象,不當封控的影響是全局性的,但很難追責。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樓繼偉在「2022鳳凰網財經(夏季)雲峰會」上解釋,「公地悲劇」在經濟學上是指私有土地所有者無償利用一塊公地,造成公地的過度利用並荒廢,最終使所有使用者受損。

▼大陸前財政部長樓繼偉。(圖/CFP)

樓繼偉指出,在疫情的情況下,公共衛生事件防控主要靠公共部門,往往偏向於封堵,一個城鎮、街區出現疫情,資訊明確、便於問責,「但不當封堵造成的交通阻斷、產業鏈不能接續、人員不能復工等影響是全局性的、很難追責,這對經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所有參與者都受到損害」。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樓繼偉強調,該情況的解決方法,是對公共資源的使用加強管制,現在中央部門已經推出「疫情防控九不准」等政策,並開始嚴格督查,下一步需要總結防疫經驗教訓,優化應對政策,更有力地推出改革開放舉措,才能從根本上扭轉經濟下行的「三重壓力」(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