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殘忍吃魚能有宰殺規範? 漁業署憂影響業者生計:循序漸近推動

▲▼海鮮,魚市場,魚販。(圖/ETtoday資料照)

▲漁業署表示,無法明確告知訂定規範的期程,對於動物福利需循序漸近。(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資深媒體人陳志東在臉書提到,曾到漁港目睹魚販在剝皮魚活著的狀態下把皮剝掉,「每剝一下,都能見到剝皮魚劇烈抽搐,那是一場凌遲酷刑」,讓他感嘆「如果魚蝦螃蟹會哭會叫會掉眼淚就好了」。漁業署表示,動物福利推動需採取循序漸近的方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志東說,當時剝皮魚已經被剝掉2層皮,還在不停掙扎著,露出魚肉的部位滲出一點血斑,魚腮不停急遽張鼓,他雖然不是魚,但也能深刻感覺到痛苦。他好奇問為何不先把魚殺死再剝皮,但魚販只回「那樣不好吃啦」,且持續剝掉魚皮,「每剝一下,都能見到剝皮魚劇烈抽搐,那是一場凌遲酷刑」。

陳志東表示,「如果魚會哭就好了」,對於豬、羊、雞、鴨,目前台灣都已有明確宰殺規範,但百密一疏且觀念持續錯誤的是魚。很難想像現代還有人會去活吃猴腦、活吃蛇肉、辦大象節吃大象,辦台灣黑熊節吃黑熊,但對於海鮮,人類卻無所不用其極的殘忍且覺得理所當然,活吞章魚、活剝蝦殼、活刮魚鱗、活剝魚皮,辦黑鮪魚季吃黑鮪魚、辦旗魚季吃旗魚,這對多數漁民與美食家來說都非常理所當然。

對於長年吃海鮮吃魚的習慣與做法有可能改變?或訂定相關規範?漁業署指出,水產物種繁多(非如畜禽種類與生產流程較單純)且經營與銷售型態多元,又收穫流程差異性大,無法明確告知訂定規範的期程,之前經舉辦過研討會共識,需採取循序漸近的方式,逐步推動動物福利觀念,非強制規範,以降低業者反彈及生計影響,未來將持續宣導消費者及輔導溝通生產者,逐步推動。

漁業署強調,動物福利已逐漸推進到水生動物,政府會持續與業者溝通並於近期邀集相關團體召開會議,討論短、中、長期執行方向繼續推動水生動物福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