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瘋先買後付/央行教戰BNPL 示警潛在風險

▲▼先買後付。(圖/翻攝自中央銀行)

▲央行指出先買後付的分期服務存在潛在風險。(圖/翻攝自中央銀行)

記者吳珍儀/綜合報導

蘋果今(7)日凌晨舉辦WWDC開發者大會,未來確定推出「Apple Pay Later」先買後付的分期服務,並將加入透過Apple Pay付費的商品訂單進度追蹤功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中央銀行早在今年1月在官方臉書上即指出,由於先買後付(BNPL)使用手續簡便、事前不需進行信用審核、分期零利率,逐漸受到消費者歡迎。也因此BNPL潛在風險也受到關注。央行建議,BNPL雖然可提供更具彈性的付款選項,但消費大眾仍須衡量自己的還款能力,才能享受BNPL帶來的消費便利。

►蘋果瘋先買後付/台業者3家搶進BNPL 中租市占率最高

蘋果瘋先買後付/外媒:調查顯示美國42%BNPL用戶 已逾期還款

有別於傳統線上購物僅有店家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在BNPL模式下,BNPL業者透過向店家收取手續費及向消費者收取滯納金來營利,提高消費者先消費、後付款的誘因,可讓消費者享受便利消費體驗及分期零利率的好處,同時提供店家支付保證。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央行示警BNPL對於業者、傳統金融機構、消費者三方都分別存在風險。

BNPL業者:

通常無需事先審核消費者信用紀錄,面臨的信用風險較一般電子支付高,並且支付店家與收到消費者貨款時間差距拉長,可能有現金流量不足風險。

傳統金融機構(例如信用卡發卡機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無法得知客戶有關BNPL交易的欠款狀況,可能高估客戶可承擔之信用額度。

消費者:

因使用手續簡便、未意識到BNPL為信貸行為、滯納金條款標示不清等因素,可能導致過度消費而陷入債務漩渦。此外,部分國家尚未制定BNPL消費者保護法規,一旦產生消費糾紛時,消費者可能求助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