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李勛存出退休月領5萬元 這樣做就對了!

記者林雅惠/台北報導

今年27歲的新生代投資理財網紅李勛,在出社會三年後就靠自己存到100萬元,他甚至在25歲那年就開始為自己的退休金做規劃,預計退休後靠被動收入月領至少5萬元。面對退休理財,他是如何做規劃的?

「網紅都賺很多,所以才可以存這麼多錢。」、「他那麼有錢,根本不用害怕退休後沒錢。」這是多數網友聽到李勛的退休理財計畫時的想法。李勛坦承,他身邊有些朋友不看他的頻道,認為年輕人賺錢就該花掉,投資理財是要準備退休才做的事情;然而近期,這些朋友卻紛紛跑來問他「要怎麼存錢」、「該如何投資」,讓他更有信心在自己的YT頻道上分享投資理財的觀念與想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投資理財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把錢存下來。」李勛強調,他很早就體悟YouTuber的收入不穩定,現在賺錢不代表一輩子都能賺一樣多,所以從有收入開始,他就遵守「50%投資、30%儲蓄、20%消費」的原則,這個月的收入多一些,他就多投資一些,不會因為賺多就花多,一個月的開銷(不含房租)控制在1萬元以下,其他的錢就按照比例投資與儲蓄。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受到高通膨、美國升息的衝擊而上下震盪,很多投資人因此怯場縮手,李勛反而加碼投資,不但維持原先的定期定額計畫,還額外單筆投入,「因為我知道我做的是長期投資,所以短期的市場震盪,反而幫我製造很好的進場機會。」李勛說。

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表示,像李勛這麼年輕就開始規畫退休金的年輕人真的不多,投信投顧公會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人平均38歲才開始存退休金,目標是退休後能夠月領3~5萬元。雖然有明確的目標,但投資策略卻顯得保守,年紀越小的人越偏好ETF,年紀越大的人越偏好固定收益型基金。

另外,有些人以為退休金靠勞保或勞退就夠,其實不然。假設工作25年,勞保加上勞退所領到的月退俸大約只有3萬多元,但加計通膨還有老後長照等醫療支出,肯定不夠用,所以一定要自己準備退休金。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跟我的學生做過約定,出社會以後每個月一定要存下5千元,作為退休金的一部分。」王儷玲強調,從25歲開始,每個月存5千元直到60歲,假設投資標的年均報酬率有6%的話,則有機會在退休時存到千萬退休金。

想要輕鬆存到理想中的退休金不難,重點是要把握這三大要素:「時間、金錢、投資標的報酬率」缺一不可,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研究部副總羅尤美強調,每月存3,000元、共存20年,投報率2%的話,則可存到886,000元,但如果投報率6%的話,則可存出1,393,000元。換句話說,選對投資標的且長期投資將有利於退休金目標的達成。

羅尤美建議,現階段可以採用「母子基金」的方式來做規劃,母基金作為核心資產,以伊斯蘭/波灣債及美國公債為主,定期領股息與債息;子基金則以成長或價值型標的為優先,例如美國科技股搭配基礎建設/公用事業或全球氣候變遷或美國潛力價值股。

退休理財規畫應視為長期投資,所以無論市場如何震盪,都應該要持續扣款、不停扣,並掌握逢低分批加碼的機會,這樣才能在市場回升的時候,享受「微笑曲線」所帶來的亮眼獲利。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