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0公斤氰化鉀在哪?太陽能電池大廠關廠前未定期申報挨罰

▲執行署屏東分署成功起徵太陽能電池大廠積欠款項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下同)

▲執行署屏東分署成功起徵太陽能電池大廠積欠款項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下同)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內一家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大廠,持有3450公斤氰化鉀等毒性物質,後來未進行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紀錄之申報,被縣府環保局開罰6萬6000元,縣府另通知公司應提出土壤污染評估調查及檢測資料亦未完成,而被裁處30萬元罰鍰,但這家公司在2017年8月間已將廠內該批毒物合法轉讓給另一家公司,經執行署屏東分署人員近半年來動之於情,負責人終於拿著現金到該分署繳清,相當難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內這家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大廠,公司資本額上億元,近10年間由公司自行繳納或因分署的執行,已清償上千萬元的勞健保案件與欠稅案件,惟公司廠房及機器設備於2017年遭法拍,無力再繳納,經屏東分署溝通協調,請負責人之會計師協助處理國稅局的退稅申請,希望能以退稅款來償還所欠罰單。

近半年後,承辦書記官為追蹤進度,5月親至負責人所留通訊地訪查,雖當天未遇負責人本人,但適逢其長輩在場,書記官婉轉告以公司仍有部分罰單未繳,希望能代為向負責人轉達,請其積極處理公司退稅事宜,並儘速前來繳納餘款,以避免後續之分署執行作為。數日後負責人果帶著現金前來分署,將41萬餘元罰單一次繳清。環保案件向來難以徵起,該件能全案清償,實屬難得。

屏東分署表示,大廠關場前會有很多的申報程序或流程要處理,例如大量解雇勞工60日前應提出相關計畫書,該件義務人公司因為沒有做到這點還另外被罰了10萬元,而各種環保法規上的申報義務都有其公益的立法目的,為維持法秩序的運作,分署會繼續強力執行環保案件,共同捍衛環境的永續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