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巴拿馬股東會爆發衝突 張國華發千字文控會議違法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延燒,圖為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大樓內部。(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長榮集團經營權之爭一戰接一戰,弟弟派今(10)日下午召集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股東臨時會,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長子張國華今日並未現身,指派律師陳錦旋代表主席主席會議,不料遭到長榮桂冠酒店員工阻擋進入會場,張國華本人發佈千字文聲明,指控會議違法召集,會議並非關注於長榮集團的未來整體發展,深感遺憾。以下為張國華聲明稿全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人張國華表示,今(5/10)由張國明先生所召集的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股東臨時會為不合法召開,對於今日違法召開會議,且開會通知中唯一議案僅有改選永久董事長一事,而非關注於長榮集團的未來整體發展,本人深感遺憾。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榮集團大股東張國華指派律師陳錦旋代表出席弟弟派召開的巴拿馬長榮國際股東會。(圖/記者林淑慧攝)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人在2016年回到長榮集團,並在四位遺囑執行人的推舉以及弟弟張國明、張國政的見證下,繼任了我父親張榮發總裁在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永久董事長(Permanent President)的職位。自上任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希望帶領集團走向永續經營的道路,因此特別強調用心在公司治理制度上的調整,並晉用由基層做起,能力優秀且具一定歷練的集團同仁為專業經理人,這6年來,各公司的體質日漸改善,營運績效也是有目共睹。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顧過去6年的營運歷程,長榮海運在2016年到2018年期間雖慘淡經營,但我們也利用這幾年訂造新船,才得以在疫情期間站穩腳步,逆勢增長,提升公司在同業的競爭力;長榮航空雖遇疫情衝擊,但在專業經理人的帶領下,仍然能夠突破逆境,成為全球少數獲利的航空公司;長榮鋼鐵在上市後也一直受到投資人的肯定。

現任的經營團隊,都是在各公司專業領域中的一時之選,今年第一季海運、航空、鋼鐵三家公司也繼續再創佳績,這證明當初我們決定由專業經理人負責經營的方向正確,而現任經營團隊的表現亦不負眾望。但如今這些亮麗的成績單,卻被家族間的紛擾所掩蓋,造成集團形象大傷,員工人心惶惶,有些優秀的專業經理人也因此已經或即將被迫離開原來的崗位,這是長榮集團重大的損失,讓本人感到十分痛心。

今年4月6日鄭深池先生出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後,除立即更換長榮國際總經理,也在短短不到15天就陸續改派了立榮航空、長榮航空、長榮航太、長榮航勤、長汎旅行社、長榮警備保全、長榮國際儲運、中央再保險等公司的董事代表人,且其中有三家上市公司皆是指派毫無公司治理經驗,專門處理經營權的律師陳昭龍接任董事。接著又撤換了立榮航空董事長,試問航空是高風險的產業,由一人同時擔任二家航空公司的董事長,真的適合嗎?上週中再保公司召開董事會,長榮國際的董事代表以突襲的方式當場才增加撤換總經理議案,現場財政部代表及獨董對使用此種不合法規亦違反公司治理的方式撤換總經理皆不表認同,且表示現任總經理任內業績屢創新高,是否一定要在此次董事會立即撤換需再評估,才得以擋下該案。這些被撤換的董事代表及專業經理人所帶領的公司營運表現優異,卻還是因為家族的鬥爭下台,此種不符合公司治理的狀況比比皆是,令人無法認同。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人認為兄弟對集團各公司經營理念容有不同,但不應對高階經理人用唆使黑道、媒體抹黑、濫訴興訟的方式,讓專業經理人頻於應付無法專注本業,這些都是和公司治理背道而馳的作為。有鑑於此,延續現任專業經理人的績效以保障投資大眾與員工的權益是我的使命與責任,今天我想以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現任董事長的身份呼籲所有投資大眾,繼續支持現任的經營團隊。

對於家族紛爭,本人已數度表達誠意,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希望四兄弟坐下來好好談,但迄今尚未得到兄弟任何正面回應。反而僅看到有心人士出於一己之私,持續透過媒體放話,對本人不斷的攻訐與詆毀,兄弟聯手取得長榮國際經營權之後,甚至不惜違法、無視公司章程,在今日召開巴拿馬長榮國際股東臨時會,欲推舉張國明先生取代本人的職位。這些行為,均已對長榮集團的聲譽造成傷害,成為最不良的示範。

長榮集團是國際性的運輸集團,需要的是專業經理人經營管理,而不是以家天下的方式及利用裙帶關係治理公司,張氏家族只要扮演好大股東的角色,在專業經理人需要做重大決策時給予支持與策略方向上的提醒即可,如此才能對得起廣大的股東及集團員工,也不會讓長榮的商譽蒙塵。

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

永久董事長 張國華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