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振源:僑委會沒有要求做業配 華視行為應該自己說明

記者林銘翰/台北報導

華視承接僑委會新台幣1200萬元標案,製作節目卻號稱是「獨家新聞」,遭質疑僅在節目最後1秒才標註「僑委會廣告」。對此,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2日表示,僑委會沒有委託、要求華視做額外的拍攝,也沒有要求華視做業務外的業配,「華視的行為應該由華視對外澄清說明」。

媒體報導,僑委會招標製作「全球僑愛、心繫台灣」節目,華視投標金額僅第3高,卻以最有利標方式得標,華視代總經理陳雅琳親自率團到歐美多處採訪,全程皆要求搭商務艙,製作節目僅在片尾以超迷你標示打出僑委會廣告字樣。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日邀請童振源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童振源會前受訪時表示,僑委會想要讓僑胞的貢獻,讓更多台灣民眾了解,進而能夠凝聚更多僑胞,對於台灣持續貢獻,這是拍攝影片最重要的目的。

▲華視節目「踏出地平線」僅在最後一秒揭露僑委會廣告標示。(圖/翻攝華視)

童振源也說明,影片的目的包括三個部分,第一是整個僑胞在海外推行全民外交,第二是公益慈善活動,第三則是經貿鏈結,「這樣的影片都可以促進更多僑胞對台灣持續貢獻」。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童振源指出,在僑委會所拍攝的影片裡面,並不涉及到華視再另外公布的影片,「我們主要是針對僑胞的貢獻,但是華視到海外採訪、再另外拍攝的影片,不在我們的合約範圍裡面」。

童振源強調,僑委會沒有委託、要求華視做額外的拍攝,也沒有要求華視做業務外的業配部分,「華視的行為應該由華視對外澄清說明」。

童振源表示,僑委會總共規劃12集節目,目前已經播出2集,其中第3到7集已經到歐洲跟美國採訪,都已經在製作當中,但是在第1、2集播放之後,「外面有提到我們在標示方面比較小一點,還有播放僑委會廣告的秒數比較短」。

童振源說明,僑委會已經特別要求華視,未來必須要把標示放大,而且廣告字眼播放的時間要放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童振源也說,這個標案是所謂的總包價法,只要符合要求就不需要細項申報,所以也不會有結餘款繳回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要求裡面,必須要做到相關採訪,它只要做到相關的採訪,基本上就符合合約規定」,至於額外再去做採訪,這部分應該由華視對外說明。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童振源。(圖/記者李毓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