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漢墓紡織品新發現篆隸 曾出土「千年睡美人」辛追夫人濕屍

▲▼湖南省博物館的收藏,被譽為是尚保存最完整的濕屍「辛追夫人」。(圖/CFP)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千年睡美人」辛追夫人濕屍。(圖/CFP)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湖南馬王堆漢墓為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以「千年睡美人」辛追夫人濕屍的出土聞名全球。湖南省博物館近日首次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未整理紡織品進行系統性清庫,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菱紋綺中,最新發現以篆隸織入的文字,展現漢初高超的織造工藝,填補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缺。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科技還原面容後製成的辛追夫人塑像。(圖/CFP)

《新華社》報導,湖南省博物館21日完成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的系統性清庫,將倉庫內未入帳的所有文物有序編號,共清理出藏品21000餘件。其中,紡織品庫19000餘件,漆木器庫1700餘件。

湖南省博物館馬王堆漢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表示,清庫時在菱紋綺殘片裡發現了文字,「在絲織品中織入的漢字書體為篆隸,目前已發現一個漢字,這個字是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無字。」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王堆漢墓內發現的長壽繡。(圖/翻攝澎湃新聞)

此外,專家也發現絲織品新紋樣,如長壽繡中原來認為只有龍紋,這次也發現鳳鳥紋。喻燕姣提到,馬王堆鳳鳥紋是漢初鳳鳥標準形象,繼承楚式鳳鳥風格,寓意美好、呈祥、長壽,與漢代渴望長生不老、羽化升仙的思想契合。

公開資訊顯示,馬王堆漢墓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的家族墓地,該墓地於1972至1974年間先後進行3次考古發掘,共出土3000多件珍稀文物,包括700餘件工藝繁複的精美漆器及500多件織造精美的絲織衣物等,被認為是20世紀全球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王堆漢墓出土時的情景。(圖/翻攝澎湃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辛追夫人」遺體,距今約2200年歷史,是全球考古發現保存時間最長的一具濕屍。辛追夫人為利蒼之妻,遺體出土時,全身裹著約20層絲綢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紅色的溶液裡,經醫生的解剖檢驗,女屍外形及內臟器官依然完整,屍體的皮下結締組織還有彈性,股部動脈的顏色,幾乎跟剛死去一樣,因此被外界稱為「千年睡美人」或「東方睡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