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居隔3+4是好事」:隱匿更可怕 但這1點成關鍵

▲▼北市虎林街鄰近永春市場周邊疑似有新冠肺炎感染熱區,北市府啟動虎林專案,於永吉國小設立篩檢站為周遭居民與市場相關人員執行PCR篩檢,一早就有許多民眾前來排隊等候篩檢,醫護人員,醫療能量,疫情,防疫,陽性率,篩檢能量,疫調,熱區,傳播鏈,社區清零,抗原快篩,核酸檢測PCR。(圖/記者李毓康攝)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居家隔離3+4方案今(26日)正式上路,眼看各界傳出不少質疑聲浪,毒物科專家招名威直言,縮短隔離天數是好事,這不僅解決經濟問題,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同時,他也點出政策執行後,未來要注意的關鍵。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中央拍板居隔縮短成3+4天後,有些縣市跟進,不過像新北市則轉型成「居家快篩+自主健康管理」,而台北市則決定推「以篩代隔」。

對此,招名威在臉書上發表看法,表示「以篩代隔是合理的,但篩檢是無法全面取代隔離,否則有人篩出陽性,不採取隔離的後續動作,讓確診者在外面趴趴走,導致更多的人染疫不是也很奇怪嗎?」

他直言,很多人都擔心要隔離的時間太長,因此影響了部分人的通報意願,可能出現就算篩出陽性,也隱匿不報的情形,「所以我認為能縮短隔離天數是好事,3+4或是再更短,不僅解決經濟問題,也解決很多人生活上的困難。」

不過,招名威也強調,接下來「快篩試劑的數量」就是關鍵了,一定要能源源不絕地提供,讓大家可以自行篩檢,這階段的抗疫量能才能提升。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