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還沒到頂!前台大醫估「確診數破萬」可能性:會拖蠻久的

▲▼全面防疫,臺北市環保局今日起至春節前,聯手國軍陸軍第六軍團33化學群,就臺北車站機場捷運等交通樞紐及10大公共場域擴大消毒,防範未然,維護市民健康安全。(圖/記者湯興漢攝)

▲專家認為本土疫情尚未到顛峰。(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楊晏琳/綜合報導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坦言,以目前趨勢而言,4月底單日新增本土個案,幾乎一定會達上千例。國內確診數雖屢創新高,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本土疫情仍尚未到顛峰,若台灣真的進入社區大流行,就有可能看到確診數破萬,「這是場長期抗戰,會拖蠻久的。」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氏璧今在粉專發文表示,從過去6天的PCR陽性率來看,疫情確實有上升趨勢。但他也認為,增加幅度依然有被壓制,「這也是我們想要的,不要到指數型上升,讓他緩升希望能控制在一定程度。」

至於多高才是頂峰?林氏璧指出,這取決於各國檢查量能,檯面上最高峰確診數不能只看數字,同時看檢測陽性率才能一起解讀。他也提出此波Omicron各國的陽性率變化,隨著社區感染增加,檢查陽性率幾乎都會激增,因Omicron傳染力太強,怎麼檢測怎麼有。

林氏璧說明,即使是以檢測量能為傲的南韓,檢查陽性率都激增到破50%;日本也從50%稍微降至40%以下;丹麥檢測量能高,從30%降到15%;英國則維持在10%上下。美國該感染的差不多都感染完了,從30%掉到5%。

▲各國檢測陽性率。(圖/林氏璧授權提供)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PCR全開一天檢查量能約20萬。林氏璧指出,在不考慮池化的狀況下,若台灣真的進入社區指數型上升大爆發,且陽性率激增至10~20%,就有可能看到單日確診2至4萬。若像韓國或日本的大流行,檢測陽性率上看40%,就可能到8萬。「這是天花板,應該很難比這個高。」

儘管如此,林氏璧仍認為「不太容易看到這樣2~8萬的數字」,他解釋,因在數千近萬時,政府及人民可能受不了,因此會踩煞車,忍不住壓一下。林氏璧說,台灣人不像國外看過每天上萬確診,還是會有心理關卡要過,而政府也可能在某些地方又收緊,人民會自動減少外出群聚等等。

針對許多人關心的疫情何時才會到頂峰,林氏璧也認同李秉穎的說法,「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是壓平曲線,把到頂峰的時間往後延長。但延的越長,其實下來就會越久」,他認為這是長期抗戰。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氏璧更強調,不能期待台灣會看到如其他國家很快起來、又很快掉下去的曲線。因只要社區有一定人口沒感染過,病毒就會繼續傳播。「理想上是希望能用各種方式把確診壓在一定程度,輕重分流順暢,不影響日常生活還有其他疾病的醫療」,他認為,若能做到如此,即便還有疫情,也可過著接近正常的生活,不需如前兩年般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