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籍台人秀5種台本土語言 提醒勿忘「自己阿嬤語言」

▲▼世界母語日啟動記者會上,教長潘文忠與活動大使吉雷米。(圖/教育部提供)

▲世界母語日啟動記者會,教長潘文忠(左)與活動大使吉雷米。(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為向各界推廣重視本土語言,教育部號召社教館所及各縣市圖書館一起加入響應活動,並由法籍台灣人吉雷米擔任活動大使,吉雷米今(11日)大秀台語等5種台灣本土語言,提醒台灣人若連「自己阿嬤的語言」都不會說就真的很可惜,教長潘文忠也提醒各界重視本土語言,今天不開始講母語,未來就只能懷念母語或研究母語。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響應即將到來的「世界母語日」,教育部今天舉辦「現在開始 說我們的話―響應『世界母語日』啟動記者會」,邀請熱愛台灣本土語言文化的「吉雷米」擔任活動大使,並由部長潘文忠為活動大使吉雷米抽出任務卡,邀請吉雷米展開本土語言挑戰任務活動,說出客家語、閩南語、阿美語、布農語等台灣本土語言

▼今天世界母語日啟動記者會上,教長潘文忠與活動大使吉雷米一起提醒民眾要重視本土語言。(圖/教育部提供)

16年前從法國普羅旺斯來到台灣花蓮的吉雷米,現在已取得台灣身分證,並能說客家語、閩南語、阿美語、布農語、台灣手語等5種台灣本土語言,吉雷米說,擔任活動大使是一個使命,若外國人都這麼認真地學習台灣語言,希望對台灣本地人能有帶動與鼓勵效果,若「自己阿嬤的語言」都不會說,那就真的很可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潘文忠在致詞時提醒各界重視本土語言,他說,「母語斷,文化滅」,今天不開始講母語,未來就只能懷念母語或研究母語,而近年本土語文競賽,從演講轉變為情境式,不再只著重背誦和演出,讓語言真正在生活中確實使用,而近年推動將本土語言課程延伸到國高中,在與社會各界對話過程中充滿艱辛與挑戰,但是沒有挑戰就能實施,母語保存就不會那麼困難。

教育部表示,響應「世界母語日」活動即日起熱鬧展開,活動內容豐富有趣,包含本土語言導覽、說故事活動、本土劇團展演及歌仔戲演出等,活動場次超過50場,除各級學校響應世界母語日外,今年共有10所教育部所屬國立社教館所及各縣市公共圖書館,將2月中下旬串連響應世界母語日活動,相關活動資訊可到「教育部本土語言資源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