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張圖看懂新種洛神花「花青素7.7倍」! 比藍莓、葡萄還強

▲▼花青素之王-洛神葵新品種台東6號-黑晶 。(圖/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提供)

▲花青素之王洛神葵新品種「台東6號-黑晶」 。(圖/台東區農業改良場提供,下同)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為提升本土機能性農產素材應用價值,歷經9年育成高花青素洛神葵新品種「台東6號黑晶」,本品種乾果萼的花青素含量高達30.6 mg/g,為目前主要栽培品種「台東3號」的7.7倍,單位面積產量為「台東3號」的4倍。台東場表示,無論花青素含量或產量都很出色,總花青素更比藍莓、葡萄多。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東場場長陳信言指出,目前全台洛神葵栽培面積為146公頃,台東縣為洛神葵主要產地,占全台78%,台東洛神葵產業,具備成熟之產銷鏈及優質加工技術,相關加工產品是遊客喜愛的台東農產伴手禮之一。洛神葵富含花青素、類黃酮、多酚及有機酸等機能性成分,近年國人預防保健意識提高下,國內保健營養食品的年產值已連續6年正成長,109年產值達195億元,年增9.78%,本次洛神葵高花青素新品種的育成,將可提供國產機能性原料素材新選擇。

▲1張圖看懂新種洛神花花青素比藍莓、葡萄還強。(圖/台東農業改良場提供)

台東場說明,新種是利用人工雜交技術選拔育成,果萼緊密著生於枝梢,較台東3號成熟期一致,適合一次採收,具提高採收效率,節省人力成本優勢,其果萼顏色為深紫紅色,富含花青素,每公頃乾果萼產量達1200公斤,為高產、高品質的品種,適合機能性原料素材使用,可用於茶包、萃取飲品及錠劑等日常生活多元產品型態發展。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東場強調,隨著後疫情時代及銀髮市場的來臨,機能性原料素材的需求與日俱增,為提升台東特色農產素材品質及競爭優勢,以替代部分進口原料,本品種已提出品種權申請,未來可授權予業者開發機能性產品,可望促進洛神葵產業多元化加值利用。